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如何体现国家教育哲学

── 连和胜 ──


我国自建国以来,教育目标与政策是基于几份教育报告书和文件,即:拉萨教育报告书(1956年),拉曼达立教育报告书(1960年),教育法令(1961年)及内阁教育报告书(1979年)。虽然各部门这些年来在实施方面都非常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却没有正式文件列明国家教育哲学(FALSAFAH PENDIDIKAN NEGARA),直到内阁教育报告书的公布:发觉教育制度上实施的一些弱点,尤其是学生经过九年学校教育后,还未能充分掌握读、写、算的基本技能。而且在宗教及道德教育方面训练不足,于是经过一番讨论,考虑到各民族的需求与敏感性,参照当前各先进国家的教育趋势,并且配合国家原则(RUKUNEGARA) 的精神,一份正式的教育哲学于是产生了。

FALSAFAH PENDIDIKAN NEGARA

"Pendidikan di Malaysia adalah satu usaha berterusan ke arah memperkembangkan lagi potensi individu secara menyeluruh dan bersepadu untuk mewujudkan insan yang seimbang dan harmonis dari segi intelek, rohani, emosi, dan jasmani berdasarkan kepada kepercayaan dan kepatuhan kepada Tuhan. Usaha ini adalah untuk melahirkan rakyat Malaysia yang berilmu pengetahuan, berakhlak mulia, bertanggungjawab dan berkeupayaan mencapai kesejahteraan diri serta memberi sumbangan terhadap keharmonian dan kemakmuran masyarakat dan negara."
“马来西亚的教育,乃是一个持续性的努力,在信奉并服膺上苍主宰的基础上,朝向个人潜能的全面及整体发展,以塑造一个在“智力”、“精神”、“感性”及“体能”各方面达至均衡和谐的个人。这个努力的目的在于塑造具有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富有责任感;有能力追求个人的安逸;及能对国家社会和谐及繁荣作出贡献的马来西亚国民。”
(以上由笔者试译,非正式译本。)

这个哲学除了指明全面发展个人的潜能外,它也把个人社会的地位所需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然而当我们看看现状,就会觉得要达致这个理想还有一段距离。许多人注意到现今社会的治安,罪案累累,学校纪律问题令人担忧。金融界丑闻,青年人吸毒及各式各样赌博玩意的盛行等等,这些国家社会的病态,难免使人觉得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只达至部分的目标。从以上的教育哲学看来,我们是否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即有丰富的学识;追求个人生活安逸,却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目标。再说,高尚的人格,责任感及献身精神要如何去培养呢?

小学新课程及中学综合课程的中心思想

小学新课程(KBSR) 的重点是放在个人潜能发展与道德教育,特别注重读、写、算的基本技能,通过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实行。这个课程已全面实施了六年,明年初将晋入中学,衔接中学综合新课程的推行。经过教育部各部门及理科大学的检讨与评定,一般上认为颇为成功,尤其是在语文的掌握与沟通方面。间中也有一些问题不尽圆满。如:分组教学法的实行,班上阅读及科目角落的设置,教材与课本的选择及作业簿的泛滥等。特别令人担心的是评审制度,即六年级的检定考试(UPSR) 及以学校为基本的技能考查(PKBS)。有迹象显示前者已被当成旧制五年级检定考试的“继承者”,是各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那么,中学综合课程(KBSM) 又如何呢?

这个新课程有个重要的成分,就是综合(BERSEPADU) 的概念,其所强调的包括以下各点:

(A)内容——保持各主要学科的教学,但要配合教育哲学的精神,要个人与上苍、环境、人伦关系加以融洽、协调;

(B)价值观——注重宗教及道德教育,包括对公民意识及国家历史的正确概念。价值观着重于各族所能接受的共同价值(NILAI-NILAI SEJAGAT),好像诚实、有礼、尊重、互爱、合作及勤劳等等。

(C)语文——国语作为追求学问的工具,以及沟通的桥樑,地位已被加强,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标准国语(BAHASA BAKU) 的应用。

此外,课程也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判断及解难(PROBLEM SOLVING) 能力,其中一个新科目称为“生活技能”。简而言之,中学新课程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各点都没有脱离教育哲学,而是从不同层面加以阐明。

推行教育哲学的障碍

人们经常谈起教育制度的弱点,都离不开现行过于偏重考试的制度,也就是太过注重考试成绩。从家长、校方以至教育当局,最为关心的事是成绩表现,学校如果有办法“制造”出一系列的 A 等优秀生,就被誉为名校。于是家长们千方百计地拉关系,只求把孩子送进名校,课余送孩子补习,不看重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校长把成绩图表挂在墙上,表示自己领导有方,教师则倾力以赴,所有教学围绕着考试范围,复习作业和考试指南,准备书被当成课本教导。为了赶功课,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探讨式”,“发现式”等被公认较有效的教学法,只一味“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少有机会思考,只是背书死记。课外活动被看成额外负担,可有可无,能免则免,皆大欢喜。

当务之急

这种太过强调“智育”的结果,“体育”、“公民”等非考试科不受看重。难怪经过校里训练出来的学生,学识也许有了些,谋生技能也有一点,可是公民意识,道德教育,体格训练,待人处世,认明青红皂白,是非曲直的训练,却是交了白卷。好比制造了一个机器人(ROBOT),能用电脑操作各种技能,却不能思想,不能具备什么道德观念。

笔者觉得社会本身要负一部份责任,学校的决策及教师的所为,在在受到社会压力的左右,因为学校基本上是为社会服务的,不得不迁就于社会的要求,不得不屈服于家长的愿望。

无可否认,我们的教育制度,已经为国家社会造就了一些人才,学校虽欠完美,经过了“社会大学”的熏陶,也出现了不少有学问,有道德修养,肯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的公民。但是,我们有必要检讨一下那些“不长进”的,是否占了大多数?这些制度的受害者,在学校里跟不上功课,度日如年,不学无术,语文能力“半桶水”,到了进入社会洪炉中,不能适应社会所需,许多人庸庸碌碌,糊里糊涂过日子,许多人误入歧途,沦为社会渣滓……这是谁的过错?

考试原本是教育历程的一部份,对学习有激励作用,怎么会对教育起那么大的反面影响?以下笔者试提出一些能缓和考试压力的措施。

有位教育工作者说:“学校里有必要泡制更多形式的成功机会”(WE NEED TO HAVE MORE FACETS OF SUCCESS)。这句话意思是说,学校可以在各方面,如体育、美术、音乐等等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表现,并有适当方式去獎赏,而不要只是局限在学业成绩或学术方面而已。假设一个学生学业成绩差强人意,在学校活动中应有一种表现比人强。当他觉得在其他方面也能出人头地而受赞赏,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教育的功能就有了充份的发挥。

考试方面,我们也不能将它看成是罪魁祸首,加以消除。有时我们把考试看作是一种“必需的罪恶”(A NECESSARY EVIL)。当今教育学家正在多方研究各式各样度量方法,考查个人教育的全面性表现。小学新课程的评审,除了 UPSR 考 3M 技能外,校内老师进行的 PKBS,其他年级平时也有技能评审,把平时作业表现也加以计算。这些措施,可以减轻考试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德、体、群、美等育的表现,也要有适当的方法来评定,当作成绩的一部份。社会各造,包括教育当局,应该正确看待与利用这个“学业成绩”,也就是同样重视各方面的成就,不单单只看学术科目考试成绩,以衡量或确定甄选水准。

另一方面,新课程强调的宗教、道德观念的教导,培养良好品性和注重纪律,在学校里的意识形态,有时被称为良好的“学校文化”(BUDAYA SEKOLAH)。其中包括学校里的气氛,融洽及令人赏心悦目,整洁美观舒适,遵守校规,自律及爱校精神;老师与同学之间之相处表现出友爱,亲善及忍让态度,对工作认真,守时等好习惯。有了这些特征,加上骄人的学业成绩,全面参与的课外活动,就是我们一向推崇的良好“校风”了。只有在良好的校风下,才能达致国家教育哲学的理想和目标。

结语

现在我们有了一份正式的教育哲学,当我们仔细研究,它和当今教育潮流发展,相当一致。各界人士尤其是关心教育者可详加考虑,真正了解它的理想和目标,以便有效地监督新课程的实践,协助学校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至于从事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它当作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对下一代有着重大的责任及使命。我们常说:搞教育的人必须有理想,这套教育哲学就代表着一个很高的理想境界,而理想本来就是不能轻易达致,经过一段时日的演化,修正和调整后,我们希望这个关系到下一代切身幸福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各方面通力合作与谅解下,能发挥它的作用,获得成果,使我国的教育能朝向康庄大道前进。

〖注〗:这篇旧文,1988/9/25发表于《马来亚通报·每周笔谈》,是比较长,比较“大块”的文章,教育哲学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没有令华社担忧的、教育报告书里的“最终目标”。来到现在,接近三十年来,正好让我们看看,理想和目标,实现了多少?马来西亚现今的教育当局,有没有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6年11月8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8, 2016
2016年11月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