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标点符号记趣

── 舒 祺 ──


汉字古文没有标点,要靠文人断句。标点符号是“洋为中用”,但是,“引进”以后,稍有更改,也另创一些新符号。许多中文字典和词典都附有标点符号表,举例解释用法。标点符号分开文句,明示文章的段落,方便阅读。实际应用起来,却产生百样趣味。

先说文章的规格。上小学作文课,老师都说,每一个段落开头,要先空两格。但是,现代的文章,很多都简省空格的手续。习惯空两格的人,认为不空格是西化,空两格才是中国的文化。这个道理十分有趣,中文原先没有标点符号,除了“抬头”尊敬外,分段、空两格都是来自洋货。

目前,文章分段的花样多了。除了不空格外,有的文章的每个段落,第一个字采用大号字体,甚至变更字型。只要语句段落分明,看读方便,洋化不洋化不关紧要。不空两格,应用时省却麻烦,越来越多文章跟着做。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精湛的文章,并不失去文彩,依旧万古生辉。缺点是,文章的句读段落,全靠人们传颂,时代一久,需要破读。一般上说,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读来比较困难。

有些文章,除了段落的结尾用句点(。)外,整段都用逗点(,)。这样的文字,要从头读到段落尾的句点。如果是较长的段落,得用一大口气,读完整个段落。相反的,另有一些文章,却堆砌标点符号,形成趣味的用法。

有的文章,用感叹号(!)一个不够,要用两个,甚至一连三个。如果是在网上对话,接连敲了多个感叹号,双方都不理感惊叹号的数目——泄发感请,对方理解。落在文章上,两个感叹号像是比一个强,三个感叹号又比两个感叹号强。但是,効果怎么分别?如果多用感叹号会加强文字的语气,可要一连用十数个感叹号“加强”了。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要向江郎看齐了?

有的文章,用感叹号配合问号来加重语气,也是一个有趣的方法。首先,感叹号放在问号前(!?)和放在问号后(?!),有没有不同?再次,感叹号和问号放在一起,是疑问呢,还是感叹?如果是疑问,感叹号却强调肯定的态度。有没有矛盾?如果是感叹,怎么又由问号发起疑问?文句同时标上感叹和问号,在两种心态之间犹疑,要表达的是哪一样?

可能是要避免和“一”字混淆,省略号(……)规定占两格。有的文章用三格、四格、或者更多格,表示省略得“更”多——想想,省略就是省略,多用几格,也读不出文章多省却哪些文字内容。省略号为什么不会省略这些多出的方格?

另外,省略号跟随着句号(……。),也是个有趣的用法。这是要读者知道,省略的文字里,最后结尾是句号,不是问号,也不是感叹号——读者不知道省略文字的内容,为什么偏要知道它的结尾符号?

在学校时,文章的语病,由老师和同学帮助修正;踏进社会后,各人的语言习惯已经定型,文字的语病表现了个人的性格和言论方式。同样的,标点符号的趣味用法,不会增强文句、段落的明显关系,只是显示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处理标点符号的方式。

2014-4-18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4月18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8, 2014
2014年4月1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8,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