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漫谈汉字语音

── 寒 茵 ──


记得高中的某一年,来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未正式上课前,风声传闻是靠了一些关系,弄得这个职位。我们那班,虽说都知悉传闻,却没和老师作对。当时,华校教师难求,有着相当的古文水平,能够讲解高中语文,大抵可以应付过关,别的算是奢求了。

一天,课文上有窟窿两字,老师迟疑一下,“窟窿”一声,全班突然一阵笑。原来,窟窿读 ku[1]long[2](本文标注四声:[1]为阴平,[2]为阳平,[3]为上声,[4]为去声)。老师省却了韵母 u,把两个字联切,读成阴平 klong[1]。像是什么物件迸发出的声音,不觉得在平静的课室里,引发一片笑声,老师只是陪着微笑。

这位老师教了多久,甚么时候离开,连老师的名字也都记不起了,倒是 klong[1] 一声久留不去。想来,这是汉字表义不表音,一时注音造成的。学生时代的笑话,最多是老师读音不正的笑话。老师求学的那个年代,用方言读古文;我们求学的年代,老师要用华语普通话教学,有一些字会不自觉的用方音读出。

学生无知,爱在背后取笑老师,不明白上一代求学时用方音读书,教学时转用普通话的困难。更且,一个地区的华语,可能已经普遍传授了某些字的错误发音,形成区域性的“正统”发音。如果老师用正确的语音,反被学生当成笑料。学生时代的无知,到了当上小学教师,翻查字典,才不时有所发现:许多字,当时当地都是读错音。

这些错误,也不是依靠查字典,就能够立即解决。当时,字典多采用切音;采用注音符号的字典,四声也不一定标注清楚。没有把握字典上的读音肯定正确的时候,也不敢随意纠正,只得依从旧有的读法;即使会有错误,也得“将错就错”。再说,如果能够肯定读音错误,要想更正,人们的旧有习惯,也不容易改变。譬如,执教的地区,可能受福建话(闽南语)影响,把“国”字读成 guo[4]。不经意的教学生读成 guo[2] 音,一位同事却取笑学生采用标准读音。

归根到底,这是汉字在表音功能的弱点。虽然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掌握汉字读音,还是要求扎实的语文基本训练。我们那一代,采用注音符号的字典,不是轻易可以买到;采用汉字拼音的字典,还未出现。要纠正发音,费时费力,可能需要一两代小学教师的群体努力,才能见效。

过去,一些学者主张拉丁化汉字,据说是要“解决”汉字读音的困难。汉字改用拉丁字母拼写,许多字的差别只是一两个字母。靠一两个字母的不同,分别辨认字义,也会有困难。另外,汉字有许多字同音,也有不少字按用法有不同读音,拉丁化以后,不能分清字义。主张拉丁化汉字的学者,是不是曾经调查研究:只学会常用汉字的拉丁拼法的群体,在辨字、识义和牢记等方面,有没有实际困难。

现今,收入汉字字库的汉字已经上达9万多个,通用汉字稳定在五、六千个,新知识多由通用字造新词表达;即使新知识需要“新”字,还有8万多汉字可以备用。表音字不同,时常要依靠创造新字表达新的知识。这是表音字与表义字的不同特点。不论是表音字还是表义字,文化积淀越久,承载的知识越丰富,难学的程度就随着提高。因此,文字学习的难易是相对的,还得依靠文字的基本训练去解决。

文字和知识往往相互制约,局限文字过于简易,就会流向知识贫乏。因此,学习各种文字,都要先接受扎实的语文基本训练,才能掌握好语言文字。没有多年的学习和训练,把表音字改成表义字或者把表义字改成表音字,都不能克服文字学习的难题。

2014-11-8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11月7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7, 2014
2014年11月7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