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Kami 和 Kita

── 噶 米 ──


中学后期,自修马来文。根据巫汉字典,Kami 和 Kita,都解成“我们”。只是知道 kita 用得多,不知道 kami 与 kita 有些不同。

几年前,观看“学习马来语”视频。教师说,kami 和 kita 的不同,是世界各种文字里少有的特点。kami 指的是说话一方的群体,对方除外;kita 包括说话一方和对方两个群体。比如,告知对方,家里的人口,kami(我们) 家里有5个人;另,kita(我们) 是朋友,指的是说者和对方。

中文的“我们”,分不清马来文的 Kami 和 Kita。

一般上,依照言辞的意思,我们都能知晓:“我们”会不会包括对方。可是,有时候,却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到底有没包括听者在内。演说者经常用“我们”代表听众的见解,不时“越界”。读者不访猜测,本段的第一个“我们”,指的是那一些人(见文后附注)。

以下录取网页上含“我们”的一些语句,说明是用 Kami,还是 Kita。

我们于1959年1月由新嘉坡殖民地政府委任,规定调查范围如下:
——《1959年南洋大学评议会报告书》
《1959年南洋大学评议会报告书》里的“我们”,多数是 kami,即,评议会的5名委员。

我们华人的性格,阿Q气质深厚……
——《阿Q的心态》
这个“我们”,可以归作 kita。只是,不见得华人读者都感觉很对板。作者说的是一种见解,不需要圈定“我们”。

我们反复之,犹是不解当中的纠结之处。
——《你可能不知道的华小》
Kita,包括作者和读者。
中学时代,有一种观念,认为“我”是个人主义,“我们”有集体精神。许多朋友和作者都一律用“我们”,不用“我”。这样,个人的见解,不至生硬气傲,容易取得共鸣。特别是讲演者,用“我们”,比用“我”显得谦虚有礼,听众容易接受。因此,许多用“我”的地方,都变成“我们”。当然,“我们”包含“我”以外的别人。用“我们”,不知觉中代表了别人;而这个“别人”,相信是有,也可能不存在。

李光耀回忆说:「我们知道,陈六使这么做会更方便马共利用南大作为滋生地。……
——《陈六使与南洋华文教育》
用意是 kita,只能是 kami,实际是 saya(“我”)。

读者需要分请,文章里的“我们”,到底有无包括读者,避免误解。也要留意,作者说的“我们”,是不是“我”的代用词。

2021-05-03


附注:这是常见的通病:笔者这个“我们”,有意包含读者。但是,笔者不知道读者是谁,不能预知读者会认同笔者的见解。说是 kita,不尽属实。又,笔者不代表其他人,用 kami 也不妥。如果单用“我”(saya),不能表达笔者原意。原意是:如果“依照言辞的意思”,就“都能分清……”。这是一个推理,可能适用任何人。不需要指明“我们”,“我们”是画蛇添足。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1年05月03日首版 Created on on May 3, 2021
2021年05月0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