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待选陪审

── 证 清 ──


这是个人印象的素描,实际情形不便具体详述。

上一回法院传召作待选陪审员,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说是要经过两星期,各个有关法庭选妥陪审团,不入选的待选人员才算服满义务。当时,不上班就没有收入,两个星期太久,两天后就申请退出。这一回的传召,只有两天的任务。除了第一天报到,各人的第二天,不一定是连接着第二天。如果被选入陪审团,预计有4个月的听审任务。

待选,需要耐心等候。早上8点半报到,直到11点多手续才告个段落。这包括报到、视频介绍陪审任务、工作人员介绍法院的环境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处理一些要求退出的申请。接着,全体被带领上法庭。据说这是本地区最大的法庭,大约有200个旁听席位。有20多待选人,还得在后面站立。

11点多,法官出庭开审。首先,法庭书记读出控告罪状,被告表示不认罪。接着,就开始遴选陪审员的工作。法官介绍,由于本案的严重性质,要求从全体待选人遴选陪审员。第一步,把众人分成25人一组,各组分别安排时间,到另一个法庭,由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筛选出12位陪审员和2名候补。

各个待选人的编号,早已放入法庭里的一个票箱。法庭书记抽选分组,编号被抽到就上庭集合,足25人便由工作人员带去登记,安排第二天报到的时间。我选入第二组,登记联络电话,已经是下午1点半。法庭的规定工作时间,早上10点到下午1点,1点到2点午休,下午的时间是2点到4点半。要完成全体人员的分组,相信午休的时间也得取消了。

法官要求各人回去填妥一份答卷,遴选工作第二天开始。第一组遴选是早上10点,我们第2组在11点15分。需要提前半点钟报到,按时被带领到没开庭的法庭等候。这一法庭,和另一法庭背靠背相通。法庭的背门都掩着,由工作人员安排,待选人轮流按排号从没开庭的这边后门进入,从开庭工作的法庭后门出庭。前一人完成遴选任务,由工作法庭前门离开,后一人就由后门进入法庭。因此,前后两人不会看到对方的庭上情况。但是,遴选程序应当大体一样。

约在12点,才轮到我。踏上法官座位左侧证人台,把答卷交给法官。法官看了,当众读出答卷上述说的顾虑,作些解释和指示。接着就是待选人宣誓。证人台上有三本经书,内中一本封面印着 KORAN (可兰经),另两本没有留意清楚,应当是圣经一类。非宗教的宣誓,采用口头确认誓言,由法庭书记读出,确认一切庭上答言都是完全真实的回复。

接着,辩方律师提问两个问题。第一,被告被控在某年某月某日犯了某种罪行,待选人有没有在报章、网页和别的煤体,读看过有关事件的讯息。另一个问题,待选人是不是认识被告和有关人士。这两项,法官在前一天讲述有关官陪审任务时,已经要求与它们有关的待选人,到庭上说明,经过确认与案件无关,不影响陪审任务才能留下遴选。辩方律师再问这两项,是在待选人宣誓后,取得个别的正式答复。法庭上的一切答辩,都是现场录音留下记录。

接着,被告律师要待选人注视被告。然后,控方表示接纳待选人,辩方表示接纳或拒绝。即使控方表示接纳,只要辩方拒绝,待选人就不被选作陪审员。接纳或拒绝,只用法庭术语,不说理由。

记得,20多年前也有过要求注视被告的程序。相信这是在心理上初步判断对方的最好方式。华人习俗,瞪着对方是仇视的动作,盯住对方可能另有企图,注目对方久了心理不自在。面对被告的严重法案,待选人不清楚详情,真不知如何是好,眼光不自觉的游离了方向,对方可能会感受不诚恳的气氛,辩方律师会拒绝待选人。

从待选人第一天进入法庭起,被告律师就不时观察,根据他的职业经验,记录对各人的第一印象。目光注视,是一种心理交流。辩方律师和被告,都想从待选人的目光里,感受待选人可以信任,会作公正的审判。如果有所犹疑,就要考虑别一位待选人。目光的心理交流,是律师和许多人常用的交际手段。我们文化背景不同,一时掌握不了,恐怕要等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较多被接纳的机会。

没有入选陪审团,这一回的任务也就完成。

待选人最闲闷的事就是等候。比起上一回,环境已经改进许多。目前,有了无线上网的方便,许多人都有手机打发时间和琐事。第一天的等候室旁有个咖啡档,也是一个方便。法庭工作人员和善安排各个过程,使法庭工作按时顺利进行,不浪费法庭的时间,也没有让人埋怨的地方。

虽然法庭工作人员和法官都花时间介绍陪审的任务,有些事还是要待选人去体验。很多待选人都是初次被传召,抱着应急心理,希望不受接纳,尽早解脱,回到原有的生活日程。因此,当过待选人,可能还不领会有关程序的内涵。不论待选人希望或不希望被选作陪审员,报到前参考有关陪审程序的资料,先有点根底的认识,会使一切程序进行得更顺利。减少消耗工作人员的时间,让法庭工作顺利,减低资源消耗,间接的也就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

2015-3-7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5年3月7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7, 2015
2015年3月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