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何谓负利率?

── 陈定远 ──


利率向来是正的,例如利率为3%,就是说把钱借出去,能够赚取3%的利息。现在有负利率这回事,乍听起来是把钱借给人家,还要倒贴人家利息。其实事实并不是这麽一回事,负利率和我们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和银行则有直接的关系。

负利率此次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了多年的零利率政策以来,仍旧无法提振经济,於是突然再把利率调低至负0.1%,从2月19日开始实施,希望银行会增加发放贷款数额,商家扩大投资,民间增加消费,经济因而得以提振,脱离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状况。

其实这些年来,已经有欧洲国家实行了负利率的货币政策。首先是欧洲国家(非欧盟国家)如瑞典在2009年和丹麦在2012年率先实行了负利率的货币政策,目的是阻止外国热钱涌入,搞乱国内金融市场。然後2014年6月欧盟的欧洲中央银行也宣布,将最低利率下降至负0.3%,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欧盟经济因为债务问题被搞得焦头烂额,实行负利率政策的目的和日本的一样,是试图提振经济,摆脱经年的经济困境。不同的是欧洲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调降至负值,而日本则是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降至负值,不过,这两种利率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商业银行向来都有存款在中央银行,这些存款主要是中央银行规定的最低存款准备金,不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往往超过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数额,因为如果利率是正的,商业银行的这些超额存款能够赚到一些利息。如今实行负利率,商业银行除了在中央银行存有规定的最低存款准备金外,如果还有余额,则必须倒贴利息给中央银行。

实行负利率政策,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就不会有超额的存款,换句话说,就是中央银行不鼓励商业银行有超额存款,而是鼓励商业银行将这些超额的存款也放贷给企业和个人,让他们去投资或消费,增加市场需求,以便达到提振经济的目标。

另一方面,负利率不是指商业银行如果向中央银行借贷,中央银行还要贴钱给他们,这是不必要的,但是却未必是不可能发生的。政府经常提供津贴给民间的经济活动,这和贷款给企业或个人,在利息上给於补贴的做法是一样的。

由此可以看出,负利率是用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上,这样就会倒逼商业银行增加贷款给企业或个人。存户把钱存在商业银行,最低的利率为零,不可能为负,若为负利率,则没有人会存款在银行,因为还要倒贴利息给银行,是任何人也不愿意的。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施凌学会》关於负利率的三分钟视频,里头有一段是错误的。它提到实施负利率时,存户存款在商业银行不仅没有得到利息,反而要被罚息,因此会把存款提出,这段论述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银行的营业依赖客户的存款极大,没有客户的存款,银行就不可能做借贷生意,银行如果对客户实行负利率,就吸收不到客户的任何存款,那银行就只能关门大吉了。其实,负利率只能实施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是绝对不会对老百姓实行负利率的。

负利率以前不是没有,只是不以负利率的名称出现。忘了是哪一年在香港,金融市场处处谣传,香港将放弃联系汇率制度,换句话说,港元不再挂钩美元,市场估计港元脱钩後将会升值,因此引来无限的美元流入香港,给港元带来无限的混乱。因为香港是个国际金融中心,不能禁止美元热钱的流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即香港的中央银行)於是宣布,存在香港银行的这些热钱,不但不能享受任何利息,而且还要倒贴存款管理费。这其实是负利率的一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负利率还有一种不同的意思,这个负利率指的是实质利率是负的,而我们上面谈的是名誉利率是负的。名誉利率等於实质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大於名誉利率,那实质利率便为负值。例如1973至1974年发生石油危机,原油一桶涨至45美元的高位,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不但经济低迷,且通货膨胀率高企,当时名誉利率为3%,而通货膨胀率则高达双位数,因此实质利率便为负值,简称负利率时代。这种负利率後来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时候。

(原文载于 2016-2-21 《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6年2月21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21, 2016
2016年2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2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