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家庭债务日趋严重

── 陈定远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在10月3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说,家庭债务攀升短期内会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却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换句话说,家庭债务的攀升存在极大的隐患,高企的家庭债务在三五年後对经济会有负面的影响,对金融稳定有威胁的作用,可能导致银行倒闭,引发金融风暴,我们千万不可小视。

甚麽是家庭债务?在美国,家庭债务包括房屋抵押贷款(按揭)、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大学生上大学向银行借贷的款项和各种消费贷款(如分期付款购物)等。美国的家庭债务总额在全球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家庭债务总额达到12.84万亿美元,比爆发次贷危机时,即2008年9月前创下的12.68万亿美元还要多,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峰;家庭债务以房贷为主,美国的房贷占据了家庭债务总额的68%,但是比起2008年峰值的73%,低了5%。另外,今年一季度家庭债务总额占据了美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66.9%,而在2008年第三季度,也就是雷曼兄弟倒闭,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一比例是85.4%。

家庭债务的风险在债务违约,使到银行因为大量坏账而倒闭。美国在2007-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由於无力还款而被银行收回的抵押房产数量达到高峰,近年来,因为无力还款而被收回的抵押房产数量虽然没有那麽多,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因此破产。以今年6月底的数字来看,债务被划入无力偿还者的比例有4.8%之多。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作为家庭债务组成部份的美国家庭汽车贷款的总额为1.19万亿美元,占据了家庭债务总额的9%,比2008年的6%来得高,而汽车贷款的违约率在近年也持续上升;信用卡贷款总额升至78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被认为是无力偿还的信用卡贷款总额已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大约有22.4万名贷款人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总之美国家庭债务总额今天是超过了2008年次贷危机时候的水平,这是美国政府必须关注的现象,因为它不仅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还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家庭债务仍然继续提高。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6年,在发达国家,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的中位数从52%上升至63%;新兴国家家庭这一数据则从15%上升至21%;根据另一份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澳洲、韩国、挪威、瑞士和加拿大五国的家庭债务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前三国甚至比金融危机前的增速还要更快。

也许有人不知道,美国次贷危机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之一,因为无力还款而被银行收回的抵押房产之多,是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我们也知道,紧接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家庭债务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家庭的沉重负担,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债务水平近年来已经显着升高。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从2014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家庭债务总额增加超过10%的国家计有挪威、中国、韩国和澳洲,债务增加接近10%的国家有瑞士、加拿大和纽西兰。债务有增加的国家还包括香港、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

在中国,因为房价的快速增长,使得家庭债务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根据报道,2016年第三季度的中国家庭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所占比已高达67.5%,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这还不包括一些家庭因为拿不到房贷,利用消费贷充当房贷来购买房子。万一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很多家庭将无法偿还房贷,可能触发一场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说,家庭债务在 GDP 中的占比如果超过30%,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中期经济增长,这个占比如果超过65%,则会影响到该国的金融稳定。美国家庭债务占 GDP 的比重接近80%,日本的比重超过60%,韩国家庭债务占 GDP 比重高达91%,这些都是危险的讯号。根据今年年中的报告,2016年底中国家庭债务占 GDP 比重达到44.4%,债务水平不高,但其累积速度惊人。

家庭债务在马来西亚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根据国家银行2015年年报显示,马来西亚的家庭债务对 GDP 比重高达89.1%,家庭债务总额高达1兆300亿令吉,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是160%。

2012年3月,马来西亚信用评级机构(RAM) 金融部门高级经理黄燕青指出,马来西亚家庭债务占 GDP 的比重,已从2006年底的69%上升到2011年的77%。

去年,报章新闻标题曾如此报道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穆迪提出的警告:马来西亚家庭债务在同类家庭中偏高,马来西亚国内失衡状况继续给增长带来风险。马来西亚的家庭债务偏高,问题显然是非常严重的。

(原文刊于 2017-11-05《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11月5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5, 2017
2017年11月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