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从《京都协议书》到《巴黎协议》

── 陈定远 ──


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议》,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退出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了。鉴于全球气温的上升,破坏了地球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国多少年来,为了救治这个生病的地球,努力奋斗,步履艰辛,却始终没有得到美国的一丁点支持,美国俨然是个旁观者,一直在隔岸观火。

《巴黎协议》(The Paris Agreement) 的前身是《哥本哈根协定》(Copenhagan Accord),而《哥本哈根协定》的前身是20年前的《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世界各国关心地球气温上升的人,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一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试图通过世界各国的集体力量,防止气温上升。好不容易,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协议书》,一共有183个国家参与,第二年开放给各国签字,美国总统布什却拒绝批准,随后加拿大也跟着退出。美国所持的理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温室气体排放,会使全球气温上升,人们把这叫做温室效应。有生产就会有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其来源主要是世界各国重工业的生产活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全球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天气极端化、地球干旱,海平面上升等不利现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生物物种的存亡。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低气温上升,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布什总统对于《京都协议书》的不支持,让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态度大为不满,堂堂世界第一大国怎能将世界大事置身度外?在世界各国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但是美国政府从始到终都没有认真对待这件大事,都是敷衍了事,布什是这样,到后来奥巴马也是这样,现在,极端的特朗普就索性退出,不予参与。

由于美国的不合作,《京都协议书》推出后,温室气体减排的工作,遭受冷遇,协议书几乎成为一纸空文,温室气体减排的工作几乎全无进展,好不容易等到2009年12月,第二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才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一次的大会开得异常辛苦冗长,在12月18日那一晚长达7个小时的会议中,与会者伸长了颈项,苦苦等候,希望与会各国能够达致协议,然而协议草案一直未能获得194个国家代表的一致通过。

《哥本哈根协定》明确了全球的控制气温的目标,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的共识。它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经过克服重重困难,会议一度频临破裂,能够说服意见纷纭的与会一百多个国家,使他们达致如此的共识,已经是一项不可低估的不简单的成就。

2015年12月,在得到195个国家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包括美国奥巴马总统),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正式缔结了《巴黎协定》。特朗普在去年竞选总统时,就已经宣称一旦当选总统便要退出《巴黎协定》,果然说到做到。他选择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依旧是认为该协定对美国不公平,会损害美国经济。另外,即便《巴黎协定》全面付诸实行,对全球气温的影响极小,到2100年之前,全球气温估计也只下降0.2个摄氏度,效果微乎其微。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不参与集体减排是说不过去的,美国不仅有义务减排,也有责任减排。2016年,美国有人口3.22亿,占全球人口的4.42%,但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却是全球最大,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5%以上。另一方面,两百多年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持续不断的工业生产活动,不知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才造就了美国今天的世界霸权地位,如今却说减排会影响美国经济,对美国不公,不配合减排,这是一种极其利我而不愿利他的自私行为。

但是,这并非表示美国一定不遵循协议的条文去做,由于美利坚合众国是个联邦组织,各个组成州享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美国联邦政府不支持温室气体减排,州政府可以表示支持。支持《巴黎协议》的州可以按协议规定配合行动,自觉履行协议的减排要求。尽管特朗普不支持温室气体减排的工作,美国所有的州政府如果独立行动,支持减排,那也就等于美国作为第一大国,在履行《巴黎协议》的条文了。

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工作艰巨异常,从《京都协议书》到现在,已经20年。20年来,一路走来,步履艰难,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微乎其微。环境遭受破坏,地球已经生病,加上气温上升,冰山逐渐融化,海洋水位逐步上升,“天灾人祸”随之降临,在地球居住的人类,若不改变,以后将没有一个安生之地,何以是好?我对这个前景感到万分的悲观。

(原文刊于 2017-06-18《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6月18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18, 2017
2017年6月1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ne 1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