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提升为完整大学重要吗?

── 陈定远 ──


我们华社原有的三所民办学院,都已正式升格为大学,因为不是完整大学,都自称为大学学院,它们是南马柔佛的南方大学学院,中马雪兰莪的新纪元大学学院和北马槟城的韩江大学学院。

这三所大专院校,不论是课程还是学生,都是以学院为为主,大学本科部分规模尚小,因此,这些院校的简称不应该是南大、新大或韩大,而应该简称为南院、新院和韩院,要不然,人们还以为是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呢。院校本身和媒体,都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上这种简称上的错误,应该予以纠正,名不正,言不顺。

华社民办学院好不容易升格为大学,自然要把大学的部分办好,然后朝向完整大学的目标前进。办个学院比较容易,要把大学的部分办好,绝非易事,而且是困难重重。鉴于办大学本科较难,办学院较为容易,于是有的院校便舍难求易,偏向发展学院,以致忽略了大学本科的发展;但是也有院校,本身条件尚未具备,羽翼未丰,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希望早日实现完整大学的愿望,热衷于开办高级学位诸如硕士和博士等不切实际的课程。

我很赞同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两句名言,梅贻琦校长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几乎成为我的母校南洋大学的校长。他说的第一句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是:“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教坏的”。

他说大学要有大师,指的并非一定要有大师级人物,大师难求,他指的是要有优秀素质的教学人才。大学应该要有一个良好的师资团队,这个团队要由一位不负众望的校长来领导,而所谓大楼者,尚属次要。

三所大学学院招收到的学生,也许多数是那些学术成绩低下的学生,许多学生也许是因为进不了其他院校,才来到华社民办院校来修读。这些学生都不是坏学生,只是不用功读书罢了,他们其实在其他方面都有非常优秀凸出的才华。三大大学学院收了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得以发挥所长,也许就是三大大学学院的最大贡献之一。

三大学院之所以今天能够成为大学,每次都似乎要拜全国大选的即将来临,执政党为了争取华人选票所赐。将三大学院提升为大学,完成华社一路来希望学院升格为大学的愿望,三大大学学院就应该专注于大学部门的发展,而非偏重发展学院部门,或去发展条件尚未具备的高级学位部门。

华社民办院校,能够招收到较多学生的是商学院系,发展的较好师资较强的是中文系,于是就有在这些院系开办硕士博士课程的打算。开办硕士课程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开办博士课程是否合适?是否具备条件?不免让人怀疑。

目前在大学学院长校的人物,虽有博士学位,却没有在其他大学任过职或教过书,在掌校之前,可以说没有大学的办学经验。校长没有大学办学经验,虽然不是必要的条件,但是贸然提出开办博士学位课程,而且是三番几次提出,特别是在商学院系开办博士课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开办博士课程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阵容,要能够有人给博士生授课,要能够有人给博士生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研究指导。试问现在的大学学院,特别是在商学院系,有几人懂得做学术研究?有几人曾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要指导博士生,首先自己要懂得做学术研究,要能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即使在中国,不是当了教授就能指导博士生,而是必须具备博士生导师(博导)资格的教授才能负起指导博士生的责任。在没有具备这些条件之前就开办博士班,不是无知就是好高骛远,把开办博士班想的太简单,当儿戏了。不过,话说回来,遗憾的是,如今要大学拿一个博士学位,确实比以前容易得多了。

此外,大学开办一个课程,应该是一个实际有用的课程。有个大学学院,虽不具备充分条件,几年来不遗余力推出一个翻译专业硕士课程,所幸的是这个课程并没有开成。翻译这个职业,已经是夕阳职业,不会再有多大的前途。以前我们总是嘲笑机器翻译谷歌翻译的拙劣,但是谷歌翻译今天来了一个华丽转身,令人惊艳。以后翻译工作,基本上由机器来做了,有谁还会去修读一个什么翻译硕士学位?

我们都知道,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是受到极端不公平待遇的一群人,他们精通两种语文,但是他们的薪酬很低,社会地位也不高,这也许是受到精通华文的“毒害”。在新马,特别是新加坡,只懂得英语一种语文的人是精“英”,只懂得华文单一语文的人会被看不起,普遍上,懂得华文的人会被华文拖累。但是星移物转,光阴荏苒,如今华文地位日益提高,精通华文的人是精“华”!

现在的三大大学学院,迫切的当务之急是把大学本科的课程做好,至于何时实现完整大学的愿望,应该是在很久以后的将来也没有必要去考虑的问题。

(原文刊于 2017-12-24《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12月24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24, 2017
2017年12月2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2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