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国际大银行的违规行为

── 陈定远 ──


最近,欧洲最大的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德银,Deutsche Bank) 股价频频下跌,引起世界股市风声鹤唳,风雨飘摇,大有股市快要崩溃,金融危机即将来临之势。

这事关德意志银行近年来发行的一种新型债券,叫做应急可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bond,通称CoCo)。当天市面上谣传,德银在该债券到期付息时,因资金周转不灵可能无法付息,引起市场恐慌,而且当德银宣布将面对2015年净亏损67亿欧元的那一天,其股价当天跌去7%。后来,德银总裁宣布将动用54亿美元回购其债券,向市场表示德银的资金流动性仍旧充裕,其股价才得以反弹,涨幅达9%。

德银推出这种新债券,原意虽说是要避免在持债者之间发生恐慌,但其实它本身可能就是恐慌的制造者。应急在这里的意思是在市场发生紧急状况时,持债者的债券就会转成德意志银行的股票,其债权人的身份因此转成股东。在金融市场发生紧急状况时,例如当德意志银行发生亏损,如果债权人不愿意变成股东,可能因此引发更大的恐慌,恐慌由此扩大出去,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全面崩溃。

应急可转换债券的票息率一般高达8%-9%。在此零利率时代,且有迹象显示会有更多的国家会跨进负利率时代,推出如此高回报的新型债券,本身就含有极高的风险,具有“庞氏”的味道。回报越高,就意味着风险越高。银行本身推出这种高回报高风险的债券,就已经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利用高回报来引诱投资者购买债券,而银行本身又已经处於不景气的时候,如果银行违约,发生倒闭,债权人便将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已从其高位跌去了至少80%。这是德银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以来,首次面临亏损。其新总裁在去年10月宣布,在银行整顿过程中,将裁退3万5千个员工,以节省营运成本,这个裁员行动将可为银行省下38亿欧元的营运成本,可见它所面对的困难是如何之巨大,其财务状况是如何的严峻。

导致德意志银行利润下降,甚至蒙受亏损,只能怪自己,不能迁怒别人。主要是该行频频被各国监管当局处以高额罚款。德银近年来丑闻不断,屡屡违规。例如,德银被指操纵伦敦同业拆借利率,被指操纵新兴国家的外汇汇率;德银被指没有遵守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的规定,替伊朗处理对外银行业务和洗黑钱等;随着美国监管机构对巴克莱银行的调查,还揭露了德意志银行在外汇市场的违规行为,并对其提出新的指控;另外,德银也被怀疑没有遵循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可能因此被罚巨款。

德意志银行的巨大利润都花在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对其违规活动的巨额罚款上。2013年12月,德银被欧盟监管当局处以6.33亿美元的罚款。对於英美两国监管机构指责德银操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一案,该行已经拨备15亿欧元,以应付随时可能开出的巨额罚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发现,在2012年,共有20家国际大银行在新加坡操纵东南亚区的汇率,其中就有德意志银行的参与。这些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共达133人)串通起来,操纵新加坡银行业协会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 的报价,目的当然是让他们能够从中牟利。只可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他们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太过轻微了。

当然,进行违规行为的银行不止德意志银行一家,还有很多银行也涉及违规行为,例如发生在新加坡的汇率操纵行为就有20家之多。

不过其中因为违规较多而被罚款较多的银行有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等。

这些违规行为就是寻租行为,目的就是为了牟利。为了牟利而去进行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在金融市场屡见不鲜,他们不但对实体经济没有贡献,还会会危害到实体经济。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今天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我们究竟有些甚麽好处,有些甚麽坏处?

(原文载于 2016-2-28 《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6年2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28, 2016
2016年2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2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