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医药分开和医生素质

── 陈定远 ──


本文要谈的是马来西亚的两个影响医疗质量的问题。一是医药分开的问题,二是医生资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路来都存在的,只是没有得到各界的重视;第二个问题不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是关于医生资质低落的问题,非重视不可。

先谈医药分离的问题。今年3月,中国开始推出医药分离的措施。一个人生病了,需要医药的治疗,医是医治,药是用药。推行医药分开的改革,也就是说,此后,医院只负责治疗(少数情况有例外),不再卖药;医生给病人开出治疗处方,病人拿到处方后,自己到医院以外的药房去购买处方药。

一路来,中国的医疗人员的工资待遇很低,给病人配药,能够得到来自药物供应商的回扣,回扣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二十多年前,我在杭州吃了不干净的海鲜,以致肠胃不适,去到杭州一医院,我还记得很清晰,那位漂亮的姓巴的蒙古女医生(非江湖医生),给我输液打点滴,然后让我付了120元人民币,拿了许多药,结果是那些药我一点也没吃,肠胃就恢复舒适了。

另一方面,作为医疗的主体,中国的公立医院和社区医院,向来是以药补医,也就是说医院也卖药,医院在进药的成本上加成,在给病人配药卖药时赚取一点利润,以帮补医院的庞大开支。

中国的医疗制度和马来西亚的很不一样。在中国,只有绝少的医生能够开设私人诊所(牙科口腔专业除外),一个人生病了,就上公立医院或社区医院,再来就是日渐增多的私立医院。因此,医药分开是医院的事,不是私人医生的事。

在马来西亚,医药分开的问题与中国的不同。在这里,不仅有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还有很多的私人诊所。医生开的私人诊所,除了看病,还兼卖药。病人到私人诊所,医生诊断过后,就会给病人打针配药,然后去医生的药房付钱取药。马来西亚的医生,除了社会地位高,一般收入也很高,这与他们行医兼卖药有关。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医生为了疗效快,为了多赚钱,开出重药,不但让病人破费,服药过后,也许还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反观在澳洲,医药是分开的,医生只负责医治,不能卖药,给病人开出处方药,让病人到外面的药房购买。医药分开,能够帮助提高医生的医德,因为医生不能卖药,在不需要服药的情况下,会劝病人不要服药,例如,病人患上伤风感冒,医生会劝说病人,不必服药,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就行了。因此,笔者建议,马来西亚也实行医药分开。

再谈医生素质的问题。最近我在研究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问题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大学医科学生是否太多了?现在大学医科生是否得到足够严格的训练?这些医科生毕业之后,是否有足够的临床实习机会?

首先,在马来西亚,除了政府所办的公立大学有开办医学院之外,私立大学有开办医学专业的也不少。不仅华人父母喜欢把孩子送进医学院,其他族群的父母也一样,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心态。政府大学招收的医科生不多,无法满足家长的需要,于是私立大学医学院应运而生,广招学生,而政府又没有一套妥善的解决方案,这是造成目前医科学生过多的原因。

其次,私立高等学府的泛滥,导致大学教育水平的更加低落,尤其是医学这一块。一些私立大学开办的医学院,其水平之低落,表现在师资水平的不足,医科设备的缺乏。医学不是人文社会科学,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第三,学生自医学院毕业之后,要有足够的临床实习机会,要能够累积足够的临床经验,才能有能力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如果医生的训练不足,临床经验缺乏,就把病人交给医生治疗,岂不是对宝贵的生命开玩笑,那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马来西亚有10所公立大学和12所私立大学开办医学课程,招收了很多医科生。这些医科生毕业后,面对极为严重的实习机会短缺的问题,很多医科毕业生因此没有临床实习的机会。好些年前,就有人因此提出停止招收医科生5年,可是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但没有指标,更没有治本,以致久病成疾,问题越发严重。

医生的工作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种工作马虎不得。我们的医生不仅要有医术,还要有医德。政府务必重视医药分开和医生素质的问题。

(原文刊于 2017-05-14《星洲日报·百思莫解》)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5月14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4, 2017
2017年5月1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