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闻异则喜

── 海 凡 ──


  古人说“闻过则喜”。实在并不容易。因为人总是自恋,喜欢听赞美,表扬的话,年轻精英高学历,满腹经纶,自不待说;老人家自觉活了一大把年纪,吃的盐比别人吃的米多,听到不同意见能包容就很不错了。“闻过则喜”违背天性,需要刻苦的修为,不是人人做得到的。

  退一步要求——“闻异则喜”吧。“异”,如果指的是奇闻异事,大多是能被喜欢的,搜异猎奇本就是人人喜闻乐见的故事来源之一。但如果“异”,指的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尤其是关涉到政治、经济、社会、信仰、文化、宗教、教育……等等,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甚至是相悖的,对立的,我们还能“闻异则喜”吗?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只要懂得门路,各种资讯唾手可得,似乎人人对事实,对真相洞若观火。社会,群众理应在对事实的普遍认同之下,协调观点和立场,强化团结与凝聚。然而,情况却偏偏不是如此。无论环球国际,网络平台,或国内族群,以至小小的朋友圈,对立,撕裂却太平常了,朋友间言谈一旦气氛不对,就会有人及时提醒:算了算了,不说了,再说没朋友做了!

  英国学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苦于不容易获得真相。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却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因为网络发达,真假混夹,泥沙俱下,信息量空前庞大,普通人无力穷尽排山倒海的资讯,无从辨识真伪和作出判断。因此,自然选择汲取那些与原来的认知相容的信息。或者干脆“认招牌”,不做调查研究,不看基本事实,只关注和接受某些方面对事实的评论,被固定来源的资讯喂养。加上互联网的数据推送功能,按照浏览者的偏好,不断提供同类性质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阅读量越多,越以为事实即如此,就越自信,越偏执。陷入所谓的“信息茧房”而不自知。在思想的极化下,不同的人群被情绪和偏见裹挟,只愿见到自己认为“是”的那一面,排斥与自己的认知不同的议论,不愿权衡与思考,或思考只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理性对话因此失去了基础。如果再加上“政治正确”“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挂帅,社会,人群就难于避免不走向撕裂。

  网络资讯往往要求及时,迅速,切近热点,使我们偏居世界一隅,却能第一时间如身临世界瞩目的事发现场。而事件发展过程,须要时间发酵,观察,判断须要耐住性子。但网络为了吸引浏览量,不少评述抢在前头,呼风唤雨。当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事实呈现的速度,对各类评述如果没有平衡的对待,预设的立场,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第一观感容易受到某种引导,形成固定印象,导致偏听偏信。

  有人认为:寻求认同感、归属感是人们普遍的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成为凝聚的力量;有时候却让我们盲目和蒙蔽,成为酿造历史悲剧的盲动的力量。因此,“闻异则喜”,在这众声喧哗的年代,当头脑发热时,它不失为一剂凉茶。在“信息茧房”里呆久了,“闻异则喜”作为逆向思维,有助于擦亮我们的眼睛。

  当然,“闻异则喜”如同“闻过则喜”,都有特定语境作为前提。因为肯定人人都会有过失,听到有人指出,能帮助自己认识错误,利于改进而感到欣喜;因为肯定事物是复杂的,总有不同的侧面,听到不同的见解,能启发多元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事物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觉得高兴。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绝不是为了“喜”,而生造过失,或故意唱反调。

  当然,“闻过则喜”的“过”指的是个人过失,而“闻异则喜”的“异”,更多是面对舆论场上的各类言说。对理性的声音,即便与你相悖,有时未必完全正确,也应持开放,宽容态度,通过冷静温和的辩论以求同存异——虽然这并不容易。而对那些有着预设立场,蓄意抹黑,造谣中伤,混淆黑白的奇谈怪论,却只能争锋相对地揭露和批判,没有理由为它拍手叫好。否则,则会掉入另一个认识的误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因为与自己看法不同,即在没有充分证据下,以自由心证,对异见口诛笔伐,什么“汉奸”“恨国党”“第五纵队”“慕洋犬”等等,帽子乱扣,棍子狂挥,让人不免要联想半个多世纪前,曾经上演过的一幕幕悲剧的荒谬历史。殷鉴未远,能不慎乎!?

16-4-2021
刊载于《热带》半年刊第二十期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2年04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28, 2022
2022年04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2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