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从大声到无声的关闭南洋大学

── 朱永安 ──


  1980年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的合并,是终止南洋大学的手段。消除著名的华文大学是轰动整个华社的大事,令箭直接来自最高政首。

(1)1974年: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统一招生。
1978年: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师生一起迁入新大校园,全面融入了一个讲英语的环境。
(2)“我相信,明确地摆脱目前的南大,学生和雇主都将会把南洋理工学院或南洋理工大学接受为地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同等的高等学府。”(《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第557页:李光耀复函黄祖耀,1980年3月29日)
(3)“如果不彻底脱离过去的南洋大学,是没有可能挽救南大的。南大的学位就像贬了值的货币。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滥发学位给那些本来就不应该收入南大的学生,结果颁发给许多优秀学生的良好学位的价值,也受到怀疑。”(《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第567页:李光耀复函陈共存,1980年4月1日)
(4)“我已建议我们彻底地脱离过去──一间收生和毕业水准低的南大。……最后一个选择提供了保存南大名字,并且在跟新加坡前途最有关系的情况下利用南大校园的最好机会。”(《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第570页:李光耀复函连瀛洲,1980年4月1日)
(5)“南大理事会决定接受总理的建议……经慎重考虑下列各项因素:……(c) 优秀的‘高级水准’学生不愿意进入南大。(d) 如果让南大照目前的情况拖延下去,南大必将自灭。”(《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第579页:南大理事会声明,1980年4月5日)


  终止南洋大学的大势所趋不是偶然的,是有深谋远虑的人为安排。主谋人在“一种共同语”(2000年)里,很堂皇的阐述当时逐步更改南洋大学的策略,合并了南洋大学,达到英文第一华文第二的目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还希望能够更早关闭南洋大学,减除前途可悲的南大毕业生。

(6) “我决定把南大的教学语言改换成英语。1975年,在南大理事会一致同意下,我委派当时的教育部长李昭铭博士出任南大校友。……他的任务是把南大办成一所英文大学。事实证明要实现这个目标太难了,讲师无法适应,难以用英文教学。”(《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173页)
(7) “既然南大无法把教学语言改为英语,我于是说服南大理事和评议会成员,把整所大学连同师生一起迁入新大校园。……不管他们有多忧虑不安,1978年的新学年一开始,南大师生还是全面融入了一个讲英语的环境。”(《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174页)
(8) “两所大学合并后,我把全国华文中小学改成以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华文作为第二语文。”(见《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177页)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华语在商业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南洋大学的名声也逐渐响亮起来,唤醒了华族发扬母语教育本性。南洋大学的金字招牌,有无比的市场价值,不能继续盖棺掩埋。

(9) 1993年李光耀说:“南大精神若丧失,新加坡就有麻烦。”
1995年:南洋理工大学的简称从“理大”改为“南大”。
1996年:南洋大学毕业生名册都迁移到南洋理工大学名册内。
1998年:马来西亚六个南大校友会提呈一份续办南洋大学建议书给新加坡总理吴作栋。
(10) “南洋大学校门牌坊,华裔馆(原南洋大学旧图书馆)和南洋大学建校纪念碑,都已被列为新加坡国家保存古迹。”(《联合早报》,2000年7月31日)
(11) “要是南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毕业生都有相同的意愿,恢复旧名绝对不成问题。”(《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176页)
(12) 南洋理工大学庆祝21周年,詹道存校长推出介绍南洋理工大学的新书 "COMING OF AGE"。(《NTUNEWS》October-December 2002 No. 46)
(13) “新南大再度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这时,恢复正名南洋大学,是很自然而且可能的事,我不认为有什么阻力。”(《联合早报》,南洋理工大学新校长徐冠林接受《联合早报》专访,2003年1月8日)


  南洋大学的至尊历史,不能随意挥之则去。徐冠林的复名南洋大学完全不自然,导致舆论沸沸扬扬,旧痕重裂,结果是复名无望。

(14) “李资政说,南大复名与否,应由校友会来决定。他过去为了区别旧南大和新南大,于是给新南大加上了‘理工’两个字。”(《联合早报》,2004年6月24日)
(15)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and Cultural Configurations on 23rd June, Senior Minister Lee Kuan Yew was asked if NTU could be renamed as Nanyang University. He reiterated the position that the issue of renam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s Nanyang University is not critical to the government as long as the NTU alumni identify with and support such a name change......Once NTU has developed into a strong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strong faculty and students across all its different schools, we will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assess, together with the NTU alumni, if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renamed." (《南洋理工大学第十三届毕业典礼徐冠林演讲》,2004年7月12日)


  新加坡急需双语精英进军中国的庞大市场,在这新的大环境里,关闭华文大学是没人肯认的坏事。着实会做事的人,即刻下令“南洋理工大学更改历史,追溯到1955年,包括了已故的南洋大学”,掩藏1980年南洋大学的合并。解铃用不着系铃人,无声地“冷藏”了关闭南大的历史包袱。此外,南洋理工大学设立“英雄”榜,颁发南洋校友奖,很“自然”的请到一些南洋大学校友去助长其追溯延史的目的。

(16) 南洋理工大学明年将庆祝建校50周年。(《联合早报新闻》,2004年11月28日)
(17) “南大过去五十年的发展相当曲折。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南大也改变了方向和教学体制,先是改成南洋理工学院,后来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迄今先后培养了近十万名学生。”(《南洋理工大学建校五十年周年李显龙演讲》,云南园,2005年8月29日)
(18) "Nantah's source of students dried up, and standards fell. Eventually, Nantah had to be restructured. For a time there was a joint campus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fter which in 1981, Nantah became the 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NTI), with the mission of providing quality practice-orient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南洋理工大学建校五十年周年李显龙演讲》,云南园,2005年8月29日)
(19) 南洋理工大学主办“南大校友之夜”和“南洋校友奖”,首次颁奖给杰出的南大校友。得奖者包括迁册的南洋大学校友:刘宗正、陈立武、陈瑞献、周清海、谢万森、丘才新、符喜泉、陈新华、林义发、陈友明、黄荣顺。(《联合早报》,2005年12月18日)
(20) 南洋理工大学主办“南大校友之夜”和“南洋校友奖”,颁奖给杰出的南大校友。得奖者包括迁册的南洋大学校友:周贤正、刘贤镇、连萧思、王明顺、丘才良、魏钧杨、何能恩、包锦明、邓苍枫。(《联合早报》,2006年12月17日)


  以前大声的“彻底脱离过去的南洋大学”,如今是无声的“你们说南洋大学好好的活到南洋理工大学,也许早期的关闭南大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你们真是我最好的历史见证人啊!”

2006年12月28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6年12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28, 2006
2006年12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28,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