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

筹设“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缘起

工委会


  1953年,陈六使先生在南洋大学动土礼上说:“吾人已在此播下文化种子,吾华人之文化在马来亚将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共存”。六十八年后回望,我们在母校度过了满怀理想的青春,她形塑了我们的精神面貌,树立了自强不息的品格,为马新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南洋大学的命运多舛波折,于1980年被强行关闭。我们却无畏无惧逆流而上,写下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这四十年来,全球各地南洋大学校友会连续主办了十六届“全球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探讨华文教育发展和南大生安身立命议题,孜孜不倦。南洋大学在25年中为国家社会造就不少英才,在国内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医学、法律、工农商等领域,秉承“南大精神”游学东西方,汇集了各民族文化,绽放出各式各样的文风异彩,遍地开花,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陈六使先生领导马新华人各阶层,历经千辛万苦创建南洋大学,在短短的25年岁月,栽培了一万二千多名南大人。2022年将是陈六使先生125岁冥诞暨逝世50周年纪念,饮水思源,缅怀陈六使先生倡办南洋大学与弘扬中华文化的丰功伟绩,传承与发扬“南大精神”,成立“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是南大人最佳的回馈,也是责无旁贷的使命,舍我其谁?没有陈六使就没有南洋大学,没有南洋大学也就没有后来的我们。在有生之年,让我们扛起“南大精神”的火炬,薪传八方,共同为传承民族教育和发扬“南大精神”向前迈进!

  筹设“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的宗旨涵盖下列四点:

  1. 弘扬陈六使献身华文教育的精神,流芳后世;
  2. “南大精神”是华人社会共有的精神遗产,应超越时空永续传承,发扬光大;
  3. 提供奖贷学金予家境清寒、品学兼优的各民族华校生,到国内外大学深造,也鼓励到马来西亚三所民办高等学府(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韩江大学学院)完成大学教育,为华社及国家作育英才;
  4. 资助文化与教育事业,传承与弘扬民族教育。

  陈嘉庚与陈六使是关系密切的华社巨擘,对华社与国家民族的贡献厥功至伟,留下丹心片片。可惜的是,今有陈嘉庚基金,唯独缺少陈六使基金,情何以堪?当年筹办南洋大学时,草根如三轮车夫义踏、理发师义剪,舞女义舞等等,华社全动员,风起云湧,如火如荼,义无返顾。身为受惠者的我们,凛然大义岂可落于先辈之后?不传承,即错失良机,这是铁一般的定律。韶光如驶,时不我予,唤起心中的豪情壮志,当把余晖发光发热。母校培养了我们,陈六使荫庇了我们,我们亦当反馈社会,知恩图报,以陈六使与“南大精神”建立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在华教奋斗的道路上为下一代挡风遮雨,助一臂之力。

  虽然校友们散落五大洲,但深信天涯若比邻,情牵天下。现在正值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与历史契机,以陈六使为中心与召唤,贯彻“南大精神”,以团结奋斗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年陈六使先生高瞻远瞩播下的文化种子已开花结果,正等待我们接手灌溉。谱写动人的乐章,为群伦立表率,超越历史,自强不息的“南大精神”得以长存,传颂百代,堪与日月争辉。让我们不忘初心,迈步从头越,全心全力,慷慨解囊,支持筹款运动,使“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阔步走上新的历程。

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工委会 谨启
2022年4月


筹募“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工委会名单

顾问 蔡亚汉,陈炳丁律师,黄文华律师,黄志渊,赖永和,丹斯里林宽城,林金凤,林仲国,刘华源律师,缪进新,史进福,潘斯里魏顺莲,谢华谦博士,颜清湟教授,杨兴琳,袁国琛,张弼开,拿督张文强,郑东生,周增禧。(以姓氏拼音排序)
主席丹斯里林源德
副主席林忠强博士
财政陈培和查账李锦新
秘书叶金辉博士
筹款主任林顺忠副筹款主任陈再藩
宣传许国荣
委员岑瑞楼,王拾妹,王宝玉,陈昌新,张国樑。

管理细则

  1. 宗旨

    1. 弘扬陈六使献身华文教育的精神,流芳后世;
    2. “南大精神”是华人社会共有的精神遗产,应超越时空永续传承,发扬光大;
    3. 提供奖贷学金予家境清寒、品学兼优的各民族华校生,到国内外大学深造,也鼓励到马来西亚三所民办高等学府 (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韩江大学学院) 完成大学教育,为华社及国家作育英才;
    4. 资助文化与教育事业,传承与弘扬民族教育。

  2. 基金用途及管理

    • 筹得款项将根据上述四大宗旨作为用途准则, 款项汇入银行专用户口 Public Bank Berhad,银行地址:Level 1 & 7 Menara Public Bank 2, 78 Jalan Raja Chulan, 50200 Kuala Lumpur。 电话:603-20368888 户口名称:Nanta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NUTLS Fund), 户口账号:3227979735 SWIFT CODE: PBBEMYKL
    • 筹得款项将由基金管理委员会分配与委托下列四机构管理。受惠机构将与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签署协议书,列明管理机制包含款项用途及呈报程序等。
      1) 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贷学金 2) 新纪元大学学院 3) 南方大学学院 4) 韩江大学学院
    • 通过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银行专用户口的捐款,可享有扣除所得税收(Tax exemption, Income Tax Act 44(6))。
    • 捐献至少马币一百万令吉的捐款人,如有需要可按照个人意愿划定捐献该四机构捐款数额的百分比。捐款人也可选择直接将捐款汇入上述受惠机构 (所捐款项不享有扣税)的银行户口,并由受惠机构以“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另立账户,并须同时通知“南大教育研究基金会”该项捐款数额,作为记录。

  3. 基金管理委员会

    顾问 蔡亚汉,陈炳丁律师,黄文华律师,黄志渊,赖永和,丹斯里林宽城,林金凤,林顺忠,林仲国,刘华源律师,缪进新,史进福,潘斯里魏顺莲,谢华谦博士,颜清湟教授,杨兴琳,袁国琛,张弼开,拿督张文强,郑东生,周增禧。(以姓氏拼音排序)
    主席丹斯里林源德
    副主席林忠强博士
    财政陈培和查账李锦新
    秘书叶金辉博士
    委员陈再藩,许国荣,岑瑞楼,王拾妹,王宝玉,陈昌新,张国樑。

“南洋大学陈六使教育基金”
捐款表格

另: 电子表格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2年04月05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5, 2022
2022年04月0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