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李光耀与南大评议会报告书 二

新加坡文献馆


相关网页:李光耀与南大评议会报告书 一


以下是2015年7月6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现有南大评议会的历史是围绕着时间节点发生过的事迹做出的文字记述。内容主要是来自当时新闻对相关时事的报导。由于民间媒体不得悉政策设定与其执行的政治过程,所以对事件只有表面现象记述而无实质性评议,以致后人无法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南大历史有待填补充实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不了解历史参与者为谁,彼此之间有何种关系?事件意义何在?等等的政治历程。那么,历史记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与真相渐行渐远。历史是一个交互影响的彼此对应结果,所以确定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身份与角色是关键性问题。这是一个探索历史真相的先决与必要条件。

就南大评议会报告书而言,此前,白里斯葛被认为是历史主角,所以事后的相关评议都以白里斯葛为重心。然而,如今,从相关的历史文献得出另一个合理的推论,指出白里斯葛仅是一件政治工具,而另外四位评委也只是舞台道具。李光耀与关世强才是南大评议会的真正幕后推手,那么,这一段历史会如何的重新论述?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议题,看来,唯有等待历史接棒者去发掘,研究与定论。

李光耀与关世强是南大评议会的真正历史主角之说,提供了重新认识白里斯葛报告书的另一个新视野。

新旧两个历史观的根本区别是,旧论述的焦点是大学教学层面的现象。然而,委员会的所谓教学调查只是一个门面功夫,掩盖其摧毁华人大学名誉的真正目的。因此,旧论述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误导性报告书难免有所偏离。南大委员会是一个政治操作,所以唯有从政治层面入手才能真正的解读白里斯葛报告书。

为此,确实很有必要再回头,从李光耀之政治利害得失的角度,看看,白里斯葛报告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1、评议会的职责与调查范围为:“调查南洋大学的学术水准和教授的适当程度以及为保证满意学术水准工作而采用的设备与方法,并提出建议。”按定义,评议会有三件调查工作;学术水准;教授资历:教学设备与方法。

从普通常识可以知道,任何调查工作不论其对象与内容如何,都得先有一个调查工作的量度标准与流程设定,之后,按一个客观与可以重复的作业程序进行工作。比如,商业财务调查就是一个既有标准亦有程序的审查工作。

然而,报告书对于这一个根本性的技术要求无所交代。除去作为结论之第八章判定与第九章建议,七章主体论述共八十二小节中并没有明确定义调查工作的量度标准与流程设定。由于调查流程缺乏规范所以无法系统性的执行三件调查工作。散漫式的调查导致有关工作尤其是学术水准及教授资历方面的评议,零零星星的散落与夹杂在报告书的个别章节论述之内。形象地说,报告书评议充彻一个游击与巷战的随机性特色,选择性的在任意时机打一发冷枪。评议的散乱属性反映了调查工作没有组织结构的规律性。简言之,完全缺乏专业调查的最低水平。

何以如此?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操作评议会是为了满足两个目的,以学术名堂合理化官方早已落实之不承认南大文凭的政治决策。李光耀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启干预大学的机制;制定巧立名目的调查委员会,借用学术手段进行政治干预。

2、报告书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意义何在?通过第一章绪言可以一探究竟。绪言宛如商场橱窗,用意是展示葫芦里的灵丹妙药。

一本教科书的绪言有至少两件要素:内容与结构。学科主体内容,课程框架与教学方法。介绍每一章节的内容,让读者理解书本整体的涵盖内容。

一本社会调查报告书的绪言也必然要让读者了解调查内容是什么?所为何事?如何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了什么社会问题?探索社会现象何以发生?如何解决社会困境?这是问诊,判断与对症下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性作业。

以此普通标准来看,绪言是否满足了其基本要求?先看看绪言说了些什么?

- 就面对工作的复杂与困难的情形以及工作下的环境提出意见。

- 各评议会委员实行互相了解每一成员的传统观点,本身就是一项有趣味的工作:再把这种互相了解的结果应用于审查及分析在南大获得的现有情形,诚然是一项错综复杂的课题。

- 要保证评议会作详尽完整的建议,势必需要比较四星期更长的时间。……急切需要早日提出报告书。

- 曾经有人随时向我们建议,认为我们对现有课程应作详细调查。

- 由于评议会工作的时间短促,显然无法拨出长时间来接见各方面提供意见的人士。

- 我们刊登广告邀请公众人士提供意见书……所有机密材料将于评议会解散之前另以毁灭……这将是一部不平常性质的报告书。

- 提出的资料并不若我们所期望的完备(例如教授颁受学位日期,在正式名单内并未见载)。

- 委员们无法亲身看到南大全体师生上课的情形,……评议会有非常必要在南大全体师生上课时举行会议,再由于其他不受我们管制的因素,致使我们无法遵行。

- 当评议会抵达新嘉坡时,发现一宗在新嘉坡法律设立有关入学的法令经已渡过二读及遴选委员会考虑的阶段。……我们同时亦感觉诧异的,就是得悉正当评议会举行会议时,南大当局决定为该年度招收新生约五百名及先修班新生约二百名。

- 由于各种因素的介入,面对评议会的工作因此更为复杂,……那就是要我们对承认南洋大学有限公司为大学及它打算授予毕业生的学位,加以评述。

- 此刻一种混乱的局面乃是南洋大学一方面在设立形式和教学组织上多仿照美国大学形式或仿照中国大学形式之具有美国典型者,一方面新法令赋予约模相等于马来亚大学的法律地位。

从这些摘录的文字来看,绪言对三件调查工作的任务完全无所交代,也没有达到一本教科书或者一本社会调查报告的最基本技术性要求。绪言强调工作面对的困难而不是解说调查的结果,以致绪言与报告书章节内容完全脱节。意想不到的是,绪言反而成为评委会的卸责版面。在此,不妨想想看,评委何以有卸责的必要?

绪言揭露了评委的工作方式是听取来历不明的第三方对南大办学的种种意见,将之总结定论。换言之,原本的评议会已经变质为一个听证会。此外,单凭第一章的杂说式内容就足以否定报告书具有任何参考价值。这更是凸显出评委会报告与大学教学无关而确实是为政治服务。

绪言也在无意之中展现了评委素质之差劲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比如,1.4小节的教学意见,解说不知所云,概念模糊不清,思维逻辑混乱甚至自相矛盾。1.7小节指出大学资料没有提供教授颁受学位日期。这一段文字令人叹为观止。一位教师何时毕业与教学素质有何必然关系?教授颁受学位日期会是如此重要而必须一提吗?在如此重要的论述点竟然提出如此毫无意义之事,折射了撰写者缺乏基本的思考与判断能力。

总的来看。第一章绪言十三小节,由于没有主轴思维逻辑的牵引以致结构散漫,是整份白里斯葛报告书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南大评议会是一个匆忙中编织的政治操作,一个不择手段只求达到设定之政治目的的政府权力工具。

要如何解读这一段历史?显然的,南大评议会是李光耀编导之干预南洋大学的政治工具。理解了这一个历史背景,白里斯葛报告书之所以如此荒诞,如此丢人现眼的不可相信,那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05月11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1, 2019
2019年05月1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