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洋大学评议会之历史场景 三

新加坡文献馆


 〈 〈 〈

以下是2018年5月13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4、1957年11月7日,张天泽至致函政府。大意是,有鉴于承认南洋大学学位事关毕业生的未来就业问题。大学同意与政府一道组织一个委员会,以审查大学的教学水准。

mail1024.jpg

这么一封看似简简单单的信函,却几乎平白无故的断送了南洋大学的未来。

诚然,1959年南洋大学评议会确实是引狼入室,让官方名正言顺,堂堂皇皇的利用一个校外机制,逐步的,架空与侵蚀大学理事会治理大学的权力,慢慢的,按照不为外人道的官方计划,把一所华人办的南洋大学,变质为一所二流的官办马来亚大学。这是一道真实的历史场景。

据坊间资料,评议会有两名外籍委员建议停办南洋大学,却碍于三位华人委员的反对,南洋大学有幸得以安稳的度过第一次浩劫。

要探索这一份信函背后之可能发生过的历史场景,还得先回到故事的源头。

英殖民政府对付南洋大学的既定政治决策是,全面反对与尽其全力阻碍南洋大学发展。根据杨进发《创办南大二三事》,这其中细节是记录在英国殖民部档案,编号CO1022/346文件。

可见,教育部试图利用白里斯葛报告书,停办南洋大学一事,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其来有自。这一幕场景明确的预告了南洋大学之未来遭遇与结局。

还有,陈思平《南洋大学落成典礼忆盛》 有一段记述:根据潘思颖君的文章,林有福政府的教育部长周瑞麒在落成典礼不久后曾向张天泽博士扬言:‘他要给南大好好上一课’。到底他要给南大上一堂什么课我们不得而知……。

1958年3月18日,张天泽向教育部提呈五名评委名单。约两周后,3月30日,南大校舍的落成典礼。1959年2月12日及17日,评议会委员分别抵达新加坡。

从时间点来看,早在评议委员会提名之际,与评议会委员抵达新加坡之前,教育部长已经有所计划的要给南洋大学好好上一课。由此来看,白里斯葛报告书的结论,在未审先判情势下,官方早有定案。不承认南洋大学文凭是一个事前判定的政治决策,也就是说,白里斯葛报告书的结论与建议,都只不过是依照官方脚本,一再重申英国人的政治观点。

5、张天泽致政府信函说:政府与大学一道委任同等数额的人士组织一个委员会,以提议及委任双方都同意的知名学者构建一个大学委员会,目的是审查大学的教学水准。

从史料来看,这信函应该是张天泽与关世强商议后达成的结果。更直接的说,张天泽的信函只是按照关世强提出的的官方意见来书写。换个角度来看,信函只是走一道程序,表达双方已经协商谈好的内容,以便可以展开实际的工作。

信函内容过于简单,并没有界定审查大学的教学水准指的是什么?审查内容与执行程序如何?如何量化审查结果?审查结果与官方承认文凭与否有何必然关系?故而留下极大的操纵空间,让居心不良的官方,有机可乘,可以为所欲为。简言之,张天泽把如何定义与执行审查南洋大学教学一事的话语权,全盘的交付给了关世强。不幸的很,此一宗事件的发展确实就是如此。

一个没有界定范畴与内容的审查作业,使得关世强可以无所约束的,指导评议会按官方意旨工作。其恶劣结果就是原本应该是专业与公正的评议会,却被变质为备受操纵的秘密听证会。即听取反对设立华人大学的人士所提供之意见书,从而以这些负面信息为基础,总结出对大学教学的评估意见。

在整个所谓的审查大学教学的过程中,其最重要的审查对象,大学学生与大学教师都完全的没有参与。换言之,要被审查的所有对象,都集体缺席评议过程。从普通常识可以知道,审查教学的最根本是查阅学生的作业与考卷,但是,事实上,评议会并没有翻阅过,即便仅仅是一份南洋大学学生的作业或者考卷。

由此可见,南洋大学评议会只是殖民政府的政治工具,作为借口所谓的审查大学教学水准的手段,来彻底的,从大学开课的初始,立即否定南洋大学的未来发展机会。

除了秘密听证会的事实之外,南洋大学评议会是按官方意旨办事的事实,也可以从教育部长在公开场所提出的两项先决条件得以证实。教育部长说:南大如要政府承认其学位,它应该达到两项先决条件:一、南洋大学必须接受外国之考试。二、南洋大学之学位必须达到国际上之最低水平。

在此,有必要注意的是,这两项条件并不包括在张天泽的信函之内。但是,即便没有明文规定,应该还是教育部的既定条件,事实上,这第一项条件就是白里斯葛报告书中的一条重要建议。至于第二项条件,报告书并没有片言只语,所以无法知道评委如何将之处理。

周瑞麒提出的第二项是一个比烂的条件。如此之谁比谁更烂的条件,是匪夷所思兼且岂有是理,为的无非就是消遣与羞辱南洋大学的师生与创办人。

对此,周瑞麒确实是大大的羞辱了,支持南洋大学的整个东南亚华人社会。这一种官方对南洋大学的深仇大恨与极端鄙视,不难从白里斯葛报告书的内容与文字间看到。其实,这只不过是众多类似南洋大学历史场景之中的一幕。如此不堪入目的现实,正好就是南洋大学经历过的艰辛与坎坷的最佳写照。

极不寻常的,多年以后,即使南洋大学早已被消灭的魂飞魄散,无影无踪,这一种极端鄙视南大的心态与文字,在官方论述的南大历史中,却依然清晰可见。李光耀的南大评论中,司空见惯。比如说,南大生是 BUM,南大文凭是一张贬值的文凭,南洋大学招收次等生,等等的不胜枚举。历史必然要追问,李光耀何以会有如此深层次的憎恨,以致要赶尽杀绝南洋大学?李光耀何以容不下一所华人办的人民大学?

6、张天泽是否知道自己上了贼船?这一个历史场景还有待学者深入探索。不过,从白里斯葛报告书的不利结果,最终导致张天泽引咎辞职的事实来看,张天泽应该是曾经大力的向大学理事会推荐教育部的解决方案,所以才有必要就意想不到的失败结果负起责任。

按坊间资料,报告书的结论确实是出乎张天泽的意料之外。那么,从这一个角度来解读,张天泽应该是在商谈超过中被关世强所误导,相信评议委员会是一个公正的学术性调查。况且,张天泽被允许推荐评委的委员,让张天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误以为可以掌握整个评议会的进程,即便最终权力乃就是在关世强的手上。

由此来看,这是关世强设计的一个圈套,用来算计南洋大学。

关世强算计南洋大学之说,是不是无的放矢?或者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个中究竟,不妨从历史事实的层面来分辨清楚。

张天泽致政府信函是南大与政府之间的相互承诺,即大学同意设立一个委员会审查大学教学,作为条件来换取政府的承诺,即官方承认南大文凭具有申请政府公务员的就业资格。也就是说,只要南大满足了设立评议会审查大学教学的条件,政府就要承认南大毕业生,具有成为政府公务员的资格。这是一个对等的交换。

有必要明察清楚的是,大学目的是争取政府承认南大文凭具有与马大同等的就业机会,大学并没有要求政府对南大进行教学鉴定。事实上,审查教学是政府提出的附带条件。

然而,历史并非沿着这一道双方同意的预设轨迹发展。

首先,南洋大学确实履行了设立南洋大学评议会的承诺。然而,政府并没有履行给予南大的承诺:承认南大毕业生具有同等就业权力。

其二,政府也没有履行对南洋大学进行审查教学的承诺,因为大学评议会,被彻底的变质为一个秘密听证会。评委根本就没有对南洋大学进行过任何,即便是一个马马虎虎的教学调查。

其三,设立南洋大学评议会,从而总结出的白里斯葛报告书,喧宾夺主,成为整个历史事件的唯一主角。相反的,承认南大毕业生具有同等就业权力,原本预设的第一主角,在被缺席的情况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总的来看,政府不当的利用了大学评议会,否定了南洋大学毕业生本来就应该享有的平等就业机会与权力。

至此,可以知道的事实真相是,关世强设计了圈套,把原本属于政府内部秘而不宣的政治决策,通过白里斯葛报告书的造假抹黑,堂而皇之的提升为一个学术评议。

官方利用报告书不承认南洋大学文凭具有与其他大学同等资格的建议,不仅名正言顺否定了南大毕业生的同等就业权力,还更进一步的给南大贴上一张永远无法抹去的政治标签。这就是出乎张天泽意料之外的双重惊奇结果。

厘清了相关的历史场景,可以回头探索,简略尝试看看,张天泽是否知道自己中了关世强设下的圈套因而上了贼船?

根据坊间资料,张天泽引咎辞职离开南洋大学之后,写信给新上任之人民行动党政府的教育部长杨玉麟进行投诉。从常理来看,投诉者之目的主要是申诉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从而期望听诉方能够主持公道还自己一个清白名声。沉冤昭雪。

不平则鸣。一个有冤情要投诉的张天泽,说明了张天泽确实是受到了关世强的严重蒙骗。张天泽被误导的以为只要设立了南大评议会,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争取到官方承认大学的文凭。但是,这一种原本以为可以立大功的满怀兴奋,却在陡然间,不仅无奈的被逼辞职离开南洋大学,还得背负下一个重大的历史污名。

关世强设计的圈套是完美的成功。即拒绝了承认南洋大学文凭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力,更是从根本上摧毁了南洋大学的名誉。张天泽与南洋大学的被牺牲,却成就了关世强个人的终身事业光辉与名誉荣耀。

看来,张天泽是一个可以轻易被蒙骗的单纯学者,无知世间人心险恶。这一判断是可以从张天泽向杨玉麟投诉一事求证。明显的,张天泽并不知道,周瑞麒,关世强,李光耀,杨玉麟,王邦文,易润堂,李炯才,都是一丘之貉。期待杨玉麟主持公道?期待杨玉麟还南洋大学一个清白?那是一个十分天真无知的幻想。

根据文献记载,这些个别人士在摧毁南洋大学的历史过程中,都扮演过虽然不同,却十分重大的角色。南洋大学所担负之薪火相传,华人民族母语文化的精神文明使命,就是断送在这些千古罪人的手上。

诚然,历史不会忘记,是谁消灭了南洋大学。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8年05月13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3, 2018
2019年10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2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