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 大 的 未 来

── 韩素音演讲辞之一 ──
录音及整理:梁国精、陈国相


韩素音老师在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上作了两次正式发言:(一) 在全球校友联欢会于 6 月26 日上午开幕完毕后,以受邀请之主讲者向大会发表演说;(二) 在同日下午座谈会自由讨论时参与一次发言。韩老师用华语发言,中间有时也插上一两个英文词或句子。韩老师发言时不备讲稿,以下是根据当时之录音,整理后写出的,如与录音之内容有出入,一概由整理者负责。


历 史 性 的 联 欢 会

  我的确是很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的联欢会,因为这不是结束一个时代,而是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我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头发白了,也戴眼镜了,但别的还可以。回到中国,去安徽看灾情,走了二十公里,我觉得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南洋大学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却是“非常活着的” (very much alive)。南大还在每个人的心理活着,我希望你们将这个精神继续传给你们的孩子、孙子、曾孙……,一代代传下去。这样做,就成为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谈到现在,也得谈过去。法国人有句话说:“没有文化的人民便是不再存在的人民” (A people without culture does not exist anymore)。没有历史,不知道过去,这种人民就是活着也等于不存在了,其国家也等于灭亡了。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这是一股力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消灭中国人,百分之廿四的世界人口是中国人,怎么能够被消灭呢?而且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只能够发展,只能够往前进,绝对不会往后退。某些人,还有某些报章,还是希望中国跟苏联一样地瓦解。可是中国的历史与苏联的历史完全不同,绝对不会走上苏联的命运。我现在不谈这个问题,只谈南大,谈南大的历史。

饮 水 思 源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一个很伟大的人,就是陈六使先生。我第一次看见陈六使是在 1952 年,他知道我到那儿。我因为刚刚到马来亚,还不认识他。陈六使请我吃饭,把创办南洋大学这个计划告诉我,所以可以说我是最早知道南大计划的人之一。他问我是否愿意支持这项计划,我立刻说我支持。为甚么我支持呢?我不是个医生吗?我不是才抵达马来亚吗?为甚么我就要支持呢?

  我对陈先生说,我现在向你报告,我已跟一些英国人说过了,因为英国政府那时候派了不少人来反对我,甚至威胁我。不要紧,不说这些了,都是很好玩的。英国人说,南洋大学是共产党。我问他们,要学中文怎会是共产党呢?你们懂得人权吗?基本的人权是甚么呢?是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语言。现在,很多人也都在讲人权,human rights,你们常在外国报纸上看到 human rights 这个词。西方某些超级大国,只要不太喜欢某个国家的态度,就马上指人家违反人权。但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有本身的文化的权利 (the right to have one's culture)。我敢说,南洋大学就是象征这个,她就是代表人权。因此,我是从头就支持南洋大学的。

文 化 之 间 的 中 心

  其次,我觉得南洋大学不但是为中华文化服务,而且还可以充当很多民族之间的桥梁。南大是 intercultural 的,是可以沟通许多不同的文化而促成其融合在一起的。把南大办成一所文化之间的中心 (intercultural centre),是我老早就有的想法。可是时候太早了。我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比别人太早一些 (I am a bit too early),有的人不欢迎这样,因为他们的思想还没赶得上。赶不上的我也不管,我也还是走我自己的路。,

  后来南洋大学成立了,林语堂先生从美国来当第一任校长。我们也要记住他。虽然我跟他不大和睦,但是不要紧,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他要我当英国文学教授,我对他说,我对英国文学没有兴趣。他回答说:“你不是用英文写作的吗?你不是和好莱坞签了合同,将你的书拍成电影吗?”我坚持不愿意教英文,南大不是教英文文学的地方,而应该教亚洲文学 (Asian Literature)。你们知道他怎样回答吗?他说:“那有甚么亚洲文学?”

  那个时候,不仅林语堂的看法是这样,很多人的看法也是如此。譬如,很多英国作家都说,马来亚、新加坡出不了任何文学,任何作品。也就是说没有亚洲文学。我就恼火了。我的脾气不太好,我说:“I will put Asian Literature on the map" (我会把亚洲文学在地图上竖立起来)。因此,我便在南大教当代亚洲文学 (Contemporary Asian Literature),教了一年多。很可惜,那时在南大的某些人不太高兴我这样做,所以我的课是没有学分的。不要紧,我还是教了。现在你们看吧,甚么“亚美文学”(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亚英文学”(Asian English Literature) 等不是大量地创作出来了吗?可见亚洲人是会创作的,而且写得很好,也不管所用的是甚么语言。语言只是工具,我是用英文写作的,但是我不写英国,而是写中国。很多外国人就是这样子通过他们看得懂的英文来了解亚洲的。所以我们要分清楚,语言是工具。但是内容要表达甚么感情,要描写怎样的环境,真正使到人民能认识他们的国家。这个东西是从”心的底处来的“,是心里面的东西。

编 写 一 部 南 大 的 历 史

  我觉得南大也是这样。南大是不会死的,南大的校友现在遍天下,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们和南大。我和我的爱人虽然在 1964 年离开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心里头还是想念你们,还是想知道以后你们在社会上和生活上有甚么样的成绩,做了那些有创造性的贡献。结果我发现,你们是一群了不起的人。我从没有看到比你们这批人更优胜的人 (I have never seen a better bunch of people),我高兴极了。

  这四十年如一日。我还记得跟陈六使先生见面那一天,他老人家穿的不是很好看的衣服,有点像睡衣 (pajamas) 一样。他穿着布鞋,手中还有一把扇子,很朴素,有如一位农民。我真喜欢他,也觉得他真了不起。他讲的话我永远忘不了。

  还有很多也同样了不起的人,我们永远不要忘他们。这些老前辈对我们作出贡献,为我们奋斗,创办了南洋大学,给了我们力量。我希望以后我们能编写一部南大的历史,把所有这些人的事迹都写进去。我们要找一些老前辈的后代,向他们要一些照片,让我们看看那时候是怎样的。

用 明 天 的 眼 光 看 明 天

  但是南大不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计划。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世界很需要跨国大学,就是说需要在欧洲有所中文大学,在加拿大、美国也需要有所中文大学。为甚么美国大学都设有中文课或中文系呢?为甚么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每年都有好几百个外国人在那里学中文呢?因为再过二十年,如你不懂中文,你在亚洲做不了生意。现在亚洲发展得很快,你们都知道,亚洲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地点。太平洋、加拿大、中国、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这五个地区,将来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经济、商业在发展,技术与科学也要在那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往前看,用明天的眼光看明天,不要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

  我再讲最后一句话。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外的华人有多少?有三千万。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而且你们也知道,凡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华人都是第一个出来帮忙的。这是我亲眼看到和体会到的。在大跃进的时候,是谁出钱帮忙中国的呢?华人。我知道这事因为我那时住在新加坡,心里很着急,把所有的储蓄都寄给中国。1960 年我到中国,他们除了感激我,还告诉我有很多华人也寄钱回去。这些钱说不定救活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的命。因此我知道华人对中国的文化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国是你们的根呀!人是离不了根的。这次安徽省有水灾,我去看了,发现华人、在海外同胞捐了不少钱,而美国这么一个有钱的国家,竟只给两万五千元。我给三万,香港人也捐了不少钱。杨振宁这位诺贝尔奖金得主,是位没有很多钱的科学家,也给一万。李政道也一样。我希望你们有时间,也到安徽去看看,你们会感到抗灾工作非常了不起。

  我们有这份感情,认识到这个根,但是我们的后代又怎样呢?我们是不是也要想到自己的后代呢?华裔,有不少的华裔,因为身居国外,学习中文非常困难,所以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语文的水平,稍微差些。但是我相信他们在五年或十年之内会逐渐体会到“你必须懂得自己的文化” (You must know your own culture),要不然你只是半个人,不是全个人。我自己是尝过这个苦头的,因为我妈是外国人,她不让我学中文。我只好偷偷摸摸地跑出去,一个月给一个老师五块钱学中文。我就是这样子学中文的。我是自己愿意学的。妈妈不让我上中文学校,我偏要学中文。我这个做法,有人认为奇怪,我并不觉得,倒是认为非常实际。

  我不劝你们都回中国去。No,不劝你们回去。中国是一个国际力量,中国不是孤立的 (China is not isolated),中国是不能被孤立起来的。中国是一个国际力量,中国人到处都有,华人到处都安家,这是很自然的。现在欧洲不是要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吗?要搞一个欧洲共同体吗?废除国家边界吗?美国不也要跟加拿大和墨西哥合作吗?在国界趋向于过时的时代,我们要发展跨国的力量。教育就是这种国际性的力量,所以我说南大是会有个非常光荣将来的。

(按:原载 1992 年《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30 页。韩素音演讲辞之二,《兴办新的南洋大学》,另版刊载。)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2年3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8, 2002
2002年3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8,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