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香江寄语 — 退 稿

── 木 羊 ──


我曾经发了五篇稿给一家报纸的副刊。其中三篇收到退稿通知,另外两篇却是无影无踪,好几个月後都不见刊出。当收到退稿通知时,我把稿件重新看了几遍,并没有发现病句,也不觉得内容有问题。当然我不敢说自己的文章都写得好,编者选稿自有他的准则,其中一两篇文稿不获采用也不出奇。可是百份之一百的投篮率,在我的记忆中,即使是在文艺青年时期,我还不曾遭遇到这样窝囊的事。不过这件事倒应验了一个朋友的忠告:「没有人会要你写的东西!」

我当然不是唯一一个被退稿困扰的人。已离世的小说家宋子衡先生在生前也时常遭遇到退稿的厄运。在一篇悼文中有一句话:「从此子衡兄不会再有退稿的苦恼」,让人看了伤心难过。另外一位作家,忘记是谁了,在文章中也提及退稿的经验,他写道在发稿后几个小时,就收到退稿通知。他怀疑编者是否曾经细读文稿而浪费了作者的心血。

退稿是写作人所面对的困难之一,外国的情形也是一样。至于出版著作,困难更多。世界上许多名著,几经波折才获得出版。现代魔幻小说《哈里波特》也曾被大出版社拒绝,结果令大出版社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大出版社走宝,只能怨编者的眼光和出版社的政策。在学术界里,退稿的比例更高。南大校友,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在七五年写过一篇《一元就是一元》的论文,曾被五家期刊退稿。七年後才获得《美国经济评论》接纳发表。著名教授的论文也遭受冷待,寂寂无闻学者的遭遇,更不堪对人诉说。

在一些地区的学术期刊,其实作者可以给钱买版位的。不过这些论文的水准,期刊是不会理会的,这就是所谓文责自负。有些学者,就是以这种方法来宣扬自己的学术研究。香港有些出版社也采用作者自费出版的方式以避免直接投资。我曾经想利用这个方法把旧作结集出版。我把稿件发给一家出版社,但等了两个月没有回音。我打电话过去询问,回覆是稍後通知。结果是没有答复。没想到文化人竟缺欠一点基本礼貌,连一封电邮通知也懒得发出。

後记:文中所提到的被退稿的文章,都获得其他报章采用,重见天日。其中两篇《饮食文化》《活得痛苦》,读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水准特别差。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2年9月9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9, 2012
2012年9月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9,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