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复校与我梦境中的新南大

── 陈国相 ──


我在墨尔本校友联欢会上号召复办南大的发言(《校友齐心,复办南大》),没有比较详细地说明我理想中的新南大,只将其轮廓简单描述一下,这是为了避免误解,以为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未来新南大的模式。我担心有人有意无意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这个个人的看法,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而忘了复办南大是大家的事。新南大到底是怎样的大学,一方面要靠大家提意见,另一方面得根据赞成复校的校友所能发动的力量来决定,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果然有人批评我不够坦率,责备我不老实地将我个人的想法说清楚,还问我为什么有想法不直接执行?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搞可行性调查?为什么要花两年而不是三个月时间完成调查?为什么不雇用咨询机构写个报告?为什么要兴师动众?为什么要依靠没有专业知识的校友写报告?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都很有道理。既然要复办,就请专家尽快开始运作,越快完成就越早获得效益。然而,即使我是一个亿万富豪,有财力把大家的事包下来当着自己的事办,只照我个人的说法去做,到头来还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且还会有后遗症:今后可能再也没有复校的机会了。为了复办南大而深入调查其可行性,不仅可以为复办寻求最妥善的方案,解决一个二十多年来挂在我们心头的疑问,还可以通过这个行动来消除这些年来因为争论而存在于我们校友当中的不和。这样,就有望把我们带到南大人为南大服务的方向去。

但是无端端地被人责问的滋味并不是很好受的。所以在说了以上的引言之后,我愿意将我对新南大的想法说出来。我把这想法称为梦境,一方面,它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理想;在当前的条件下,理想不一定很实际,未必能够全部实现。另一方面,因为梦首先总是不很清晰的,须要阐述,补充;此外,梦中的细节,可能含有不合逻辑之处,必须纠正。我请大家给我指出那些不实际,不能实现的地方。我也请大家帮我阐述和补充那些不清晰的地方,纠正不合逻辑之处。

我的梦境中的新南大,是延续曾在1953-1980年显现辉煌的南洋大学,是继承南洋大学的历史使命,承传其精神的新大学。新大学要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发扬海外华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浓烈的中华文化气息和以华文为主要的生活与教学媒介语是这新大学的特色。但是新南大不同于中国境内的大学,也不是中国境外的孔子学院。中国是为自己的学生而办大学,为了向外国宣扬中华文化而办孔子学院。新南大则是为了帮助海外华人保住自己文化的根,在居留地继续发展,并且求取生存所需的现代知识,有如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所办的大学一样。当然我们不搞复国主义,而是宣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新南大不是1953-1980年的南洋大学的翻版。在全球化的今日,社会对大学教育已产生不同的要求,学生的兴趣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几十年前的教育制度已不合时宜。

新南大也不局限于南洋地区,而是国际性的大学。近几十年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越来越多。虽然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人文情况有别,海外华人在迁舍,创业,定居,新一代在教育及保根等方面的经历和所面对的问题,还是大致相似的。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将海外华人拉得更近,促使他们逐渐利用宗乡关系,进行各种跨地区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南洋华人要求成立华文大学,以带动本地区的华文教育,也是很自然的。延续南洋大学的新南大,首先是为新马以及亚细安等地区华人而办的,但最后将是属于全世界的华人的。所以我们可以称她为南洋国际大学。

南洋国际大学是一所民办的,负有崇高的海外华人文化建设使命的大学。南洋国际大学和海外华社的社会关系,不仅是海外华人的学术教育中心,让海外华人子弟学习自己的文化,研究各种华人课题,促进交流,还将扮演社会文化建设者的角色,与各地华社紧密联系,组织和推动各种团结和维护华社利益的社会活动。

南洋国际大学既然是属于全世界的华人的,她的经费和学生来源当然都是世界性的。新南大因此而跳出了新马小圈子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限制,在广大的世界大圈子内运作,适当地利用当前的机遇,使我们更能直接取得各地的慷慨支持教育事业的华族富豪和基金会的帮助,同时也吸引更多第一流的学生来报考。

可是在广大的世界大圈子内运作也是有挑战和困难的。把学校办好是面对困难的最佳办法,所以得花精神与时间把可行性报告和规划事先做好。在这方面,学校管理体制至关重要。西方大学所采用的,由校董委任校长主持校务,学校财政与学术分开的做法,成功率很高,有可以借鉴之处。

为了充分利用校舍,学校的运作应该是全年性的。一年分三个学期。学期之间不放长假,教师在假期中备课和休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任何学期上课。学校采取学分制,教学形式分课堂上课和远程传授(网上大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学习,尽量少限制学生在固定的学期内修完预定的课程。

南洋国际大学是综合性的大学,将设有以学科(academic discipline) 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管理,数理,环境,生物与农业科学等学院(college) 以及属下的学系(department),但是本科生课程,可以根据一系列的专业(academic program) 来传授,例如:中国语言文化,海外华人学,南洋研究,新闻学,翻译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财政学,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学,环境保护,生物学与食品及药物生产,农业发展等。这些专业将由有关的不同院系的科目(course) 组成。

作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新南大将参与世界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我们将和有意和我们来往的大学签订教师及学生交换合同,给我们的师生开辟一个更广阔的学术天地。

南洋国际大学强调本科教学,但必须同时设有研究院,使教学和研究互相支持。研究院尽可能包括所有本科专业,其中有个重点研究项目是海外华人学。

学校除了教学与研究之外,还办各种短期的语言,文化,管理,技术培训班。为了配合和协助本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海外华人对华社的研究,学校将办一个创作,翻译与出版中心。

为了维持一股浓烈的中华文化气息,报考本科学位的学生必须有基本的汉语知识。本科专业将包含若干中华语文及文化的必修课。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和中华语文及文化有关的课外文化与社会活动,并和当地的华社保持紧密的往来与合作。

和原来的南洋大学一样,华文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但是个别科目也可以采用其他语文教学,比如英文、南洋地区语文。根据本科专业的需要,学生必须有基本的第二种语文知识。

新大学既然跳出了新马小圈子的限制,应该在广大的世界大圈子内选择校址。这是扩大腹地的难得机会。我因为还没有对任何一个新马以外的地点进行过调查研究,现在还不能说什么,只能说,若经过研究之后,确认在南大的原产地(新马)复校尚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我们可以先在外地办校,待新马的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回来设立分校校园。我们现在办大学,不象中国的抗战时期,用迁校来避免日寇的破坏。我们也不是在搞“流亡政府”。应该看到我们在世界大范围内运作,选择多了,不一定得死呆在新马,或等到新马的条件转好后,我们才开始行动。我们有整个世界让我们挑,为什么我们挑不出一个安定而能跟我们合作的地方好好地发展呢?

一旦有了经过慎重评估而选定的校址后,我们就可以筹款,兴建校舍(包括大学中心,行政楼,课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餐厅,体育馆,运动场,工作间等)了。要使校舍反映南洋国际大学的形象,一方面要有古典的中国建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海外华人的朴实无华和节俭的作风,将校舍建得雅而不俗,实用但不小气,有南洋风格。

梦境中的新南大是属于中小型的大学,本科生人数在一万名左右,是国际性小规模(设有医,法及工科)的综合大学,但比原南大可要大几倍,这样方能充分发挥各院系的互补作用。新南大的规模若超过万名本科生,花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资源会相对增加,所以应该考虑另设分校。身为第一届毕业生,当我在1956年春首次进入母校校门,学校基本上已建成,使我感到无比幸福。后来到国外继续深造和教学,发现有许多名大学却是从简陋的校舍开始的,使我加倍自豪,对母校的创办人的胆识和眼光,更加欣赏。但是万名学员的大学,不是一瞬间可以建立起来的,应该根据能力和需要,按一个严格的时间表,逐步完成。中国语言文化,海外华人学,南洋研究,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财政学,数学与统计学等专业,比较容易显示新南大的特色,而且所需资源较少,可以优先开办。南洋大学创办于1953年,克服了林语堂事件给她带来的困难之后,抢先在1956年正式开学,因此而回避了许多反对派为她安排的陷阱。新南大也应该争取尽早开学。可以考虑先启动网上大学。这网上大学以后将成为新南大的一部分。

我说出了梦境中的新南大,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反应。但我请求大家不要只对我的哪一点想法说赞成或反对,而没有说明原因。我更不希望有人因为不赞同我的哪一点想法就反对复校,否定可行性调查研究。这就违反了讨论的精神,对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难题,绝对没有帮助。

最后,我再重申,倡议复办,这不是第一次,以前已有很多人提过,而且常带来争论。我只是重复这些年来很多人说过的话,并增加了可行性调查研究这一点,这是为了避免重复争论,不再让社会把我们看成是只会说空话的一群,好让我们来确定一下,复校是否可行。我提出为复办而客观和深入地研究其可行性,老老实实地了解一下,我们有没有复校的条件,如有条件的话,复校的具体事项该如何着手,没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我这个建议是很理性的。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复校的人,都不妨先了解是否可行。我个人对复校非常有信心,但是可行性调查必不可少,而且是公开的,欢迎不同意见的校友都来参加。我们一起来调查研究,所得结论就更加可靠。如果复校只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实行起来就比想象更难了。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7年4月12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2, 2007
2007年4月1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