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印尼华校辛酸史
(四)侨中学生北归浪潮

── 郑昭贤 ──


(一)封闭华校 白色恐怖弥漫
(二)侨中学生保护周恩来
(三)侨中学生助印华难民
 〈 〈 〈

劲松基金会教育部主任陈国华说,侨中在1950年培养出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侨中学生刮起回归中国的热潮。第一届侨中毕业生几乎全部走了,离开印尼,投奔中国。

劲松基金会(侨中校友会)主席梁顺朝补充道,万隆华侨中学创立于1947年,是印尼一间左派华文中学。1966年遭封校时侨中约有学生2,800人,全校教职员约200人。

毕业学生纷纷北归

在那个年代,“落地生根”的概念还不稳固,“落叶归根”的思想居支配地位。侨中生大部分被鼓励回中国深造,献身新中国的建设。

因此,在五、六十年代,侨中掀起一阵又一阵“回归潮”。一批批热血青年,毕业后满腔热情,纷纷北归,要把青春献给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时一年高达上百学生回归中国。

只有一部分侨中生被鼓励留下来,到各个华文学校教书,充当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但有些人当了两、三年教师后,又为了崇高理想,决定离开印尼北归。

世事难料,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侨中校友李汉芳向我谈起北归侨中生悲惨的遭遇。

他说,在60年代,回国浪潮声势浩大,侨中学生有三份之一北归,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几乎将近全部回中国。许多侨中生回去后被分配到海南岛农场落户。

文革批斗处境堪怜

他说,当时中国的批斗运动太多了,许多归国的侨中生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在“回归潮”中奔向中国的侨中生,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被卷入无情批斗的运动中。无休止的批斗,赤子丹心变成黑五类。

他说,许多人失望了,觉得没有前途。满腔热情投奔中国的学生千方百计地设法想离开,想回来,或到香港和世界其他各地。他们要求父母为他们申请出境,为他们想方设法,让他们有机会出来。但在那时候,要离开谈何容易,十分困难。

他说,后来,周恩来总理才下指示,让那些想离开的人离开。从1972年到1980年较开放时期,不少回归的侨中生有机会到香港。因此,目前在香港有不少的侨中校友。如果把其他印尼华校的回归人士算在内,恐怕有千多人。

返回中国的侨中第一届毕业校友何文望在纪念侨中五十周年时指出,从1957年的反右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20年间,回中国的海外学生所受到的打击,难以言喻。这段期间是北归侨中生的苦难年代。

一位印尼华校教师回忆道,当年他是华校高中班的班主任,全班有45名学生,其中25人北归,半数以上的学生响应时代的伟大号召,热血沸腾,要实现理想。

现在回首过去,这位教师十分感慨地说,当时中国正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还鼓励印尼华校青年学子北归,十分不应该。这些大好青年,回到中国后,不但书没得读,还被送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开拓荒地,劳动改造,境遇堪怜。

他说,动乱与批斗迫着他们想尽方法离开,前往香港。1998年,他到香港,与这批历尽沧桑,从中国出来的前学生会面聚餐,场面感人。大家回忆过去的经历,无限唏嘘。

绝大多数要落地生根

一位70多岁的林老先生告诉我,在当年声势浩大的回归浪潮影响下,他差点就回去中国。他向往北方新社会,决定回归。幸亏他的父亲劝告他,如果他回去,生活会十分苦,可能会吃不饱,要他再三考虑。结果,回中国回不成,留在印尼,事业有成,成为飞机零件的供应商。林老先生洞察人生,为我唱一首歌,表达印尼华人的辛酸苦乐。

学校遭无理封闭,校产遭抢夺,是件悲伤的事。同窗好友,为理想北归,却陈尸河旁,更令人心痛。印华作家刘昶在〈永别母校〉一文中表达其无奈与沉重的心情。

刘昶的母校校产被夺,被官员卖给商家,商家准备加以铲平,另建商业大楼。他返回母校原址,心情沉重,步入当年的课室,见到当时的知心好友所用的桌椅。这位好友于1966年北归,在那动乱的时代,于一个寒冷的清晨,陈尸河旁。

事过境迁,侨中校友,现任西爪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副主席陈清章说,现在98%以上的印尼华人已不再有落叶归根的观念。现在老一辈的印尼华人都要落地生根,只是在文化渊源上还保留深厚感情。

他说,现在如果再鼓吹落叶归根,人家就会说,会发生排华事件就是你们造成和引起。他强调,现在是促进各族互相了解,和平相处,达到双赢,不是一种文化要同化另一种文化。

2008年11月

(按):其他有关印尼华人报导,张贴于
  《东南亚华人部落格》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
又:请接南大站相册 https://goo.gl/photos/q18pZaCevcWfUgbG7 浏览相关图片。

〉 〉 〉  (五)侨中劲松精神永存
(六)万隆国际外语学院
(七)30年痛失华校 如何东山再起
(八)参观建国大学中文系
(九)摸着石头过河 复兴印尼华教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8年12月21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21, 2008
2016年02月1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19,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