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洋大学:华族文化求存的结晶

李启川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光荣历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民族之一,这是国际上共认的事实。

在多伦多举行的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上,韩素音老师说:“没有自己文化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最多是一个〈半人〉。追求自己文化的自由是人类基本人权之一。”

有历史以来,世界上各国的民族,不论迁移到甚么地方,他们都会带着本身的文化同行。中国人也不例外。现在居留在中国之外的华人有三千二百万人,他们分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对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政治等事业的建设,贡献出他们的力量。同时,不管他们在何处,他们都没有忘记他们文化的根,就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也会想出方法让子女认识华文和华人的礼节。因此,韩老师说得好,南洋大学是海外三千多万华人求存的奋斗史的一部份,它是海外华人追求文化生存的最高的一种表现。

南洋大学是在非常艰难和敌对势力非常强大的情况下创立的。陈六使先生是开路先锋,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在他的高呼鼓舞之下,三轮车夫义踏、小贩义卖、商人献捐、舞女义舞、甚至脱衣舞女义脱,集腋成裘,终于建成南洋大学。当时星马华人对筹建南大所表现的爱护母语母文的合作精神,可说是举世无双的。它强有力地表达了华族在海外求文化生存的强烈愿望,因此南大不但是星马华人的骄傲,它也是海外三千多万华人的骄傲。

南大存在的廿五年中,培养出廿一届的毕业生,人数总共一万多人。南大既然是海外华人文化求生的结晶,那么南大的毕业生便是这个结晶的产物。他们都具有独特的气格和品质。蔡崇语说,他在台湾便有人说他既不像大陆或台湾的华人,也不像香港的华人。这也就是说,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大学是培养不出像南大校友这样的大学生的。正如韩老师所说,南大的校友是“文化之间交流” (Interculture) 的经验的产物,他们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中”的也有,“西”的也有,具有多种文化的根底外,而且是通晓多种语言的。南大毕业生这种特出的品质,便是南大精神体现于事实的一种形式。

三十多年来,南大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良表现,有目共睹。不管是在那一种行业上,其创业精神与刻苦应变的能力,是很少人可与他们匹比的。我本身在北美廿年,看到在这里的校友,他们赤手空拳地只带着头脑来,可是他们人人都比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更有了不起的成就。我深深以为这种成就是和南大精神分不开的。

在全球校友联欢会的座谈会上,有一位校友这样说:在法律上来说,南大不是被关闭,而是合并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部份。正如莱佛士学院和英皇爱德华第七世医学院是国大的一部份一样,南大也可说是还存在的。因此,这位校友劝告说:“大家不要太悲观”!我认为这种说法,无异是等于告诉一个死去母亲的三岁小孩去接受另一个女人为母亲,因为他的亲娘的灵魂已并入这个女人的身上。

南大已被消灭了,这是铁定的事实。海外三千二百万华人真的没有需要一间自己的大学吗?保留和发扬自己的文化既然是每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权,全球的海外华人就没有这个权利吗?当然有。因此我的答案是我们有需要一间发扬自己文化的高等学府。

可是,这样的一间新的华文大学是怎样才可以诞生的呢?我认为以下的基本条件是应该得到优先考虑的:

(一) 地点: 应该设立在华人众多的国家或地区。
(二) 经济: 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开办。
(三) 政治: 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与爱护。
(四) 管理: 要有适当的行政和管理人员。

这间新的华文大学会出现吗?会不会有另外一位陈六使先生出来做开路先锋?

南大毕业生一万多人,每人只要认捐一千元,不是就有一千万元了吗?或者三干二百万海外华人每人乐捐一元,不是也有三千二百万元了吗?因此,经济上是应该没有问题的。问题主要是以上第三点,这是不能用钱财买的。我希望秦始皇再世也必会看到他的“灭书”政策是错误的,正确的政策应该是要鼓励“著书”,这样他的声名才能在华族中留芳千古。

最后,让我们一起高呼南大精神万岁、万万岁。

(1992年7月)

(按:原载《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83页。)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2年9月1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1, 2002
2002年9月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1,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