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怎样了?

── 陈国相 ──


我自愿编写的《‘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已经在去年9月21日在南大站和北京联欢会网站上公布,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全球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上提出。有不少未能参加讨论的校友问起讨论的详情。多伦多校友的年会上,也有人想直接从我这里知道情况。南大站也曾做过两次的追踪(2008-08-05,2008-10-29)。现在我在这里做个报告。

就进行可行性调查的目的,我在报告中说:“既然校友们有复校的梦想,我们应该进行一次客观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复办的可行性,可行至何程度,不可行又如何回馈母校。我的目的,不是为复办寻找证据,而是回答梦想能否成真,不能又怎办。”

我的结论是:虽然1953-1980年的南洋大学在现阶段的东南亚还有其明显的作为,“要在现阶段创办一所新的南洋大学,为整个东南亚华社服务,其可行性并不高。”

我接着说:“还好,‘复办南大’有各种不同的含义。要知道,我们所梦的固然是复办,但是实现这梦的最终目的还是追求中华语言文化在东南亚的长期发展。这目的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因为东南亚各地续南洋大学的消失后出现了不少华族兴办的大专学府,使我更换了我们一路来讨论‘复办南大’的思路,不再坚持重新复制一所我们所怀念的母校,而建议利用这些已存在的学府分区耕耘,实现母校所代表的华族在居留地保根求上进的精神。这也就是‘遍地开花’的构思的基础。

我在报告中“提出当前实现复办南洋大学梦想的若干途径:

A。继续留住在东南亚地区复办南洋大学的理想,以梦境中的新南大推动今后工作,并以她作为工作的方向和模式。
B。号召东南亚校友支持华社在他们自己的居留地兴办华文大学,使它们遍地开花。
C。恳请南洋理工大学正视它和南洋大学实质上的差异,放弃自称为‘南大’,并停止将两所学府的历史一体化;赞赏南洋理工大学对南洋大学成就的追求,和推行华文教学与科研的努力;支持南洋理工大学继续增强校内的中华文化气息,不断进行‘南洋大学化’,使其最终能继承南洋大学的历史,承传南洋大学的使命。
D。支持马来西亚华社申办华文大学,从各方面协助马来西亚三所华文大专学院增强其素质,争取升格为大学,组织有大学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南洋大学校友协助提高三所学院教学和科研素质,增进与海外名校(包括新加坡)的联系,呼吁三所学院进行合作,考虑筹办一所高质量多校园的联合型大学。
E。和在印尼的南洋大学校友建立联系,鼓励并协助印尼的南洋大学校友配合该地华社,调查创办华文大学的可行性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工作。
F。关心泰国两所华文大学的发展,协助大学当局建立东南亚(包括新加坡)华文大学交流互助网络。
G。成立校友小组牵头,研究在税收制度最合适的地区设立‘传承复办南洋大学’基金,接受校友和各界人士捐款,支持复校的各种活动。”

按我原来在第10届全球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上提出的设想(见我《校友齐心,复办南大》一文,2007-02-08),报告在第11届联欢会前,向注册参加的校友发送,在联欢会上,利用两天的时间,分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争取达到共识,成立行动小组,执行校友的决定。可是我一开始就碰上困难,在尚未读过报告之前,第11届联欢会负责人就写信给我,认定《‘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有争议性,讨论起来对校友间的感情将起负面影响,会破坏联欢会的和谐气氛,不应该在联欢会上提出(见我《要求联欢会讨论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致筹委会主席的信》一文,2008-06-30)。经过长时间的争取,我才知道联欢会负责人和他亲自委任的筹委会有矛盾,大部分筹委会委员不同意负责人的看法,双方坚持己见,最后只好由当时在筹委会以外的校友出来调解。

折衷的安排是将校友间的讨论列入联欢会议程,占用3个小时的时间,将讨论分为两部分,即“座谈会”和“交流会”,各占90分钟。“座谈会”专门讨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题。在“交流会”上,出席的校友则可随意提任何的课题讨论。联欢会负责人事先亲自“报名”,要提出《网上南大》课题。《‘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则是第二个课题。我被分配15分钟发言。之后,若有人提出别的课题而占用了剩下来的时间,《‘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讨论就算结束。我还被劝告别在“交流会”上分发印好的报告,“以避免墨尔本联欢会上的混乱”。

我当时接受这安排,所考虑的是“网上南大”也是复办南大的一种形式,一起来讨论应该是无碍的。我在《复校与我梦境中的新南大》一文中(2007-04-12)也说过,新的南大应该设有网上课程。我也有信心,除非有人为了阻止《‘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讨论,而特地安排他人提出不同的课题,不然的话,一般校友是会感觉到讨论《‘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迫切性,并希望‘复办南大’这个重复多年的问题能够尽快及妥善地获得解决,而放弃提出别的问题以免占用了宝贵的“交流会”时间的。我也想象,提早一个月在南大站发表报告,应该可以让校友们事先做好参加讨论的准备。

我没有想到的是,明明预先安排联欢会开幕礼只占30分钟的,却用了90分钟。接下来的“座谈会”,按预先的安排,用了自己的90分钟。剩下来留给“交流会”的,仅仅是按预先安排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即30分钟)。我用了我的10分钟简单地介绍了《‘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具体建议,希望保留一些时间听听校友的意见。正如我所料,没有发言者提出新的课题。在那剩下的短暂的10分钟内,有4人紧接着发言,都是赞同报告的‘遍地开花’的构思的。

发言者全部支持报告的构思,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也没有人提到“交流会”的另一个课题(即“网上南大”)。当然说报告因此而获得‘一致通过’是有些牵强的,但是说《‘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有争议性,在联欢会上提出对校友间的感情将起负面影响,会破坏联欢会的和谐气氛,那就有先入为主,或故意阻挠可行性报告的讨论之嫌了。

其实,如果因为开幕式占用了那么多时间,而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继续举行“交流会”,(比如说,当天下午就无谓地花了漫长的时间等待拍全体照,隔天既然不能参观北京大学,也可以把空着的时间利用起来),我坚信还会有更多校友起来支持可行性报告的建议。

我可以报告的是,尽管有人设法阻止《‘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公开讨论,在联欢会的3天内,我却能和许多校友私下交谈过报告。这些校友包括和我同座吃饭的,同车赴会的,一同旅行观光的,亲自上来找我的。他们异口同声祝贺我成功地将诸多分散甚至有互相冲突的意见,梳理出几个极少争议性,梦想复校的校友们能接受的建议,让各地校友能在自己的居留地,根据当地的主客观条件,开始设计规划和时间表,行动起来,脚踏实地地为母校做点事,回馈母校,使母校历史能继续传承。他们认为新构思将使我们可以放心地停止无休止地高喊‘复办南大’的口号,再往前跨出稳建的一步。

我还可以报告,一向不理睬南大校友讨论复校事宜的新加坡海峡时报,这次却派了一名记者来做专门采访,并在18日登出一则占半版的新闻,客观地报导了‘遍地开花’的构思(见 Straits Times,2008-10-18)。

我也可以公布,18日上午,我曾被邀请和一批校友共同研究如何将报告中有关马来西亚的建议付诸实施。这批担任华教领导层的马来西亚校友认为报告提出正适时,因为马来西亚教育部最近才答复三所学院要求升格的申请。答复虽然是否定的,但是却列出了升格的具体条件,让院方容易诸条满足当局。而且这些条件都牵涉到课程和师资的充实,南大校友当中诸多拥有高等学位和大专院校教学经验,是完全有能力帮忙解决的。校友们可以自愿以义工的方式,当访问/客座(Visiting/Adjunct)教师,赴校讲课或帮忙课程设计。马来西亚校友们答应回去做好准备之后,再发信公开邀请校友参与他们的升格计划。

海外校友一向来支持马来西亚华教,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维护华教的工作,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兑现口号的机会。Let us put our money where our mouth is!当然对三所学院,从校友的整体来说,我们将同样给于对待,但是个别校友或许有他们独特的喜好和效忠,比较高兴为某学院效劳,那也是受欢迎的。可幸的是,三学院之间已同意,不管那一间先获得突破,成功地申请升格,其他两间将不仅支持,还会进行合并的安排,形成一所多校园的马来西亚华文大学。

我在联欢会上,有机会和印尼的校友交谈过,发现近年来印尼华文教育复兴的速度,比我在报告里说的快得多了。在爪哇已有数所私立大学办起了中文系。在印尼办起一所正式的华文大学,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报告已出炉,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收集意见的过程中和我讨论以及协助我进行这工作的校友,和现在关心报告的讨论及执行的校友。我也感谢南大站和北京联欢会筹委会,让报告成为一项公众文件(public document),使任何人都有权利讨论和批评。建议已摆在桌上,关于马来西亚的部分,正在执行当中,在印尼创办华文大学的可行性在不断增强。其他的建议今后可以由有兴趣的校友,继续讨论并在时机成熟时采取行动。两年前,我设想花两天开个讨论会,找共识,决定共同行动,成立行动小组,执行共识。这样的设想已经被‘遍地开花’的新构思推翻了。现在各地校友可以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根据他们的主客观条件,斟酌处理如何在他们的居留地建立南洋大学的第二代学府的工作,不再需要全体南大校友相聚一堂,共同讨论。当然,我们大家都有义务关心和支持这些工作。

对于我来说,基本任务已完成。虽然,我不排除有别的校友会提出比我的建议更可行的看法,而且执行建议的事已交给各地校友,因为我有说过,我对《‘复办南大’可行性调查报告》的内容负责,我将继续为它辩护。所以若有校友对报告有疑问或意见,我乐意和他们继续讨论。我感谢支持者,也尊重持不同意见的人。我的要求是,请先详细读过报告,不要先入为主地指我要这个那个,不要用别人的话硬塞在我嘴里,不要要求我涉及到报告的范围以外的事。请用讨论问题以寻求答案的态度进行交流。不要用中介传话,因为你不知道他有没有私人目的或议事日程,会不会用你的问题来借题发挥。讨论母校的事情时,我们应该以令我们感到自豪的南洋大学毕业生的尊严与智慧,爱校的精神,和尊重校友的态度,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做法,大方地站出来,直接坦诚地向校友们说话。我保证,即使校友不赞同我的分析,或不支持我的具体建议,我都会尽快用我要求别人的态度给他回答。

据说,有人在做不负责任的喊叫,让人笑破肚皮的谬论,和别有用心的提议。朋友劝我不要回应,因为这种行为阻碍不了我们已经起步的事业,不值得我们去花费心思。和他纠缠下去,反而可能使事业跌入陷阱,被引上歧途,或迷失方向,以至辜负了广大的祈望梦想成真、急着开步走的校友们的期待。 那我就一笑置之,不去追究了。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9年2月8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8, 2009
2009年2月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8,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