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五上

新加坡文献馆


相关网页: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四
     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三
     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二
     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一

以下是2019年11月23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李光耀历史观是南大历史垃圾的最主要源头。2011年11月28日,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发布会的新闻报道:《南洋大学关系新加坡生存》就是一个鲜明历史垃圾例子。

1、‘ 李光耀在新书中提及,南大学生和支持者不明白,语言不只是沟通的工具或教学媒介语,其中牵涉到更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课题。对于南大,他的忧虑还包括东南亚各国如何看待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南大?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他们对新加坡整体的印象,即新加坡是不是一个鼓吹华人至上的第三中国?新加坡是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南亚的先锋队?因此,这本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南洋大学是东南亚的第一所华文大学,它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因为它与历史洪流背道而驰。”’

李光耀对南洋大学的这一段描述纯粹是一个政治判断而非历史事实。政治判断不能等同历史事实。政治判断是选择性主观意识,反之,历史事实是一个客观现象。李光耀新书是在辩护历史而非记述历史,所以是带着偏见之局部而非全面历史。

那么,李光耀刻意选择性不提的是些什么客观现实?

比如,李光耀消灭过百年历史的传统华人文化教育体系,参与干涉南大发展的三份调查报告书,关闭南洋大学,禁止自新加坡开埠以来就存在的华人方言,宗亲血缘会馆组织丢失地方乡土文化底蕴,以及其他众多的等等等等大大小小之华人去华人意识的社会工程。

华校和南洋大学是单纯之华人社群的人文需求,李光耀却节外生枝的引入政治、经济和社会以及外人如何看待南大等等的外因,甚至于,无中生有的提出第三中国与共产党先锋队的说法。如此之作为,无非是为了合理化李光耀对华人文化社会造成的伤害,与侵犯及否定华人社群的基本与合理的人文需求。

在此,关键的实质性问题是,华人社群是否可以享有与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同等的社会权利?明显的,李光耀种种的危言耸听都是为了模糊与扭曲李光耀歧视与剥夺华人享有教学民族母语文化的历史事实。

当下大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已然证明南洋大学作为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是南洋先辈高瞻远瞩的体现。相反的,李光耀本人却正是与历史洪流背道而驰的样板。对李光耀的历史定位而言,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消灭传统华人教育是一个短视愚蠢与极度错误的决策,也同时宣示了其个人之反共反华政治信仰的彻底破产。

2、‘“不幸,新加坡却有了一所全讲华语、为团结华人、大力宣扬华族文化的大学。这所大学还把东南亚各国的华校生集中起来,这所华文大学的存在,正与新加坡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的生计有了抵触。”;“当时正值冷战高峰期,英国和美国是控制本区域的主要势力,正倾全力反中、反共。南洋大学既是一所他们认为培养东南亚亲中、亲共的年轻人的大学,为中国提供了渗透东南亚的机会,他们能让这所大学存在吗?能让这所大学培养一批受到敌人共产主义中国的影响,与他们为敌的年轻人吗?不会。他们即便自己不出手,也会鼓励马来亚政府想办法。”’

母语文化团结族群是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之理所当然的文化凝聚力效益。既然如此,何以单独责难与打击华人享有同等权利?晚年李光耀悲叹新加坡国不为国之所以然就是因为消灭了在地族群的文化凝聚力;一个构建国家认同与身份的基本要素。这也就解释了何以李光耀要将历史责任转嫁外因。

新加坡华人社会是弱势群体,弱势至无法自保自身的基本权利,那又何来力量与能耐把东南亚各国的华校生集中起来,冲击与影响新加坡的安全,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计?

南大的事实存在说明了英国人与美国人并没有禁止南大的创办,相反的,不断刁难,并且持续诽谤与最终消灭南大的却是李光耀。

说南洋大学为中国提供了渗透东南亚的机会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谎言。据文献,Geoff Wade 指出李光耀曾告诉伦敦,北京并未试图与新加坡的华人结盟。

3、‘李光耀说,人民行动党自1954年立党以来,定位就是要成为促使新加坡多种族融合为一体的政党,他绝不希望南洋大学是一所隔开其他种族子弟的教育机构。他指出,在其他种族眼中,南大等同于具有“排外主义的中国认同感”,南大会有分化社会的作用。“对马来人来说,它代表了一个非常强大种族的活力、干劲和能力,几乎是在嘲笑马来人‘没有能力建立一所马来文大学’”。’

衡量多种族融合为一体的基本尺度是公正平等对待各个民族,所以一个歧视与排挤华人文化的新加坡政体明确挑战了这一个标准。

南洋大学招收英校生,也从来没有拒绝马来与印度学生的历史记录。然而,却是因为南洋大学遭遇的歧视与不公正,如,不承认文凭,不给予就业机会,遏阻了其他种族子弟报读南大。试问,有谁会报读一所被政府歧视的大学?

南大等同于具有“排外主义的中国认同感”之说反映的是李光耀个人不当心思。南大与这一个歪念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岂能将之转嫁与延伸到南大?这是一个典型的名誉污蔑。

分化新加坡社会的是李光耀政策,更是与身为政策受害者的南大无所关系。

历史文档没有南大嘲笑马来人的任何即便仅仅是片言只语的记录。相反的,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新马合并前夕,李光耀嘲笑马来人的政权是英国人放在银盘上奉献的。事实上,李光耀充满种族主义色彩的讽刺与嘲笑马来人,是新马双方关系恶劣的根本。李光耀这类言辞体现挑拨离间与种族偏见色彩。

4、‘李光耀也提出,南洋大学时代的终结后,《马来西亚前锋报》一篇谈论南大和新大合并的文章,如释重负地说,这将“自动切除中国人的认同”。有新加坡论者也表示“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再背着这么一个能引起并无实质的疑虑的包袱。”他说,当他于1959年10月28日,首次以总理身份到南大演讲时,已经开宗明义要求学生不要忘记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部份,而不是中国的一部份,必须认同马来亚而不是认同中国,而南大管理层也应该被当成一所具有马来亚意识的大学而不是一所外国大学来管理。“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南大开办的首4年,学校假期都是中国传统的民俗假日。至于马来人和印度人假日如开斋节和哈芝节及屠妖节却照样敲钟上课。这种偏重中国习俗的假期安排,慢慢会和兄弟民族之间,形成了一道隔离的藩篱。这种把自己孤立起来的情景,如果给兄弟民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何不引起他们的反感和猜疑呢?”’

李光耀认同《马来西亚前锋报》等同承认与接受被自己严厉批判过的种族主义观念。在对华人政治立场上,李光耀选择了与极端种族主义同流合污,站在同一阵线。《马来西亚前锋报》是个什么东西?《李光耀回忆录》:‘我们的新闻处把《马来前锋报》具煽动性和种族主义的言论翻译成英文、华文和泰米尔文,通过电台、电视和报章广泛报道。’

新加坡沦陷之际,华校生为了捍卫马来亚土地在战争前线做出牺牲。根据《李光耀回忆录》李光耀是在戏院的冷气中盘算自己个人的未来:‘好让自己在看电影的两三个小时中暂时忘记一切,……’。一个不争事实是,新加坡沦陷之际李光耀还有好心情看电影。华校生歌唱的《我爱我的马来亚》具体展现的是浓厚的马来亚意识,但是,这却是李光耀管制下的一首禁歌。华校生与李光耀的区别是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与有无。历史不难分辨是华校生还是李光耀更有马来亚意识?

创办南大具体体现了华人在马来亚落地生根的决心与实践。

庄竹林校长《日日新,又日新》认为中文书籍中有丰富的东南亚资料,所以建议设立东南亚研究所。这是南大办学本土化的实例。

南大开课之际已经教学马来文,为马来文成为国家语言做好准备。南大在马来人和印度人假日上课而李光耀也在当天上班,因为马印假日并不是公共假期。这一个案例充分展现李光耀扭曲事实的谎言天赋。这种言词更是充满挑拨种族分裂的恶意。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11月23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23, 2019
2019年11月2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2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