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关于海凡摘录的文句

南大站


海凡的《豢养 温暖与惆怅》,摘录雷阳编著《走过硝烟的岁月》里的文字:

……“刘武说:‘戴维斯——他抗日时代和陈老总(陈平)就很密切的嘛——这次在华玲谈判破裂了回来,就在仁丹矿场山顶那边过夜,他跟陈平聊天,他说,你(陈平)呀,要打到只剩一枪一弹啊,不容易。’他说:‘为什么你知道吗?(做神秘状),你们的队员全部是年轻人。没有女人呀,会走光。’”

这段文字有三重引号,内中漏植两个,读来很费解。如果脱除最外层的引号,可以作成:

刘武说:“……戴维斯——他抗日时代和陈老总(陈平)就很密切的嘛——这次在华玲谈判破裂了回来,就在仁丹矿场山顶那边过夜,他跟陈平聊天,他说,‘你(陈平)呀,要打到只剩一枪一弹啊,不容易。’他说:‘为什么你知道吗?(做神秘状),你们的队员全部是年轻人。没有女人呀,会走光。’”

以下摘录同书第24页的访谈故事,访谈者(即下文的笔者)记述:

部队不收女战士 娶妻感谢戴维斯

刘武接过话茬道:“哦,那个时候基本上全部是男的。不过,战争开始的时候,华玲部队有两、三个女的,后来都认为她们拖累,打发她回家去。”曾有一个分队指挥员的妻子被打发回家去,回去不久就被捕了。五二年的时候,才有几个女同志从槟城上到部队,做领导同志的抄写员,大家称呼她们“槟城小姐”,正式部队则没有女同志。一直到五五年,才吸收大批女战士上队。

刘武说:“五五年,为什么会有大批女同志上队呢?有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华玲谈判的时候啊,戴维斯——他抗日时代和陈老总(陈平)就很密切的嘛——这次在华玲谈判破裂了回来,就在仁丹矿场山顶那边过夜,他跟陈平聊天,他说,‘你(陈平)呀,要打到只剩一枪一弹啊,不容易。’他说:‘为什么你知道吗?(做神秘状),你们的队员全部是年轻人。没有女人呀,会走光。’”

笔者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对戴维斯此话的真实性也半信半疑:“是事实吗?这个事情?”(华玲谈判破裂时,陈平的确有说过“我们宁可打到最后一个人,打到最后一枪一弹也绝不投降”的话)

刘武认真地说:“是。后来呢,一回来以后,我就懂得这个事情了。所以这个事情以后呢,各个队伍吸收女兵很多了。从勿洞边区,一直到昔罗那一带都吸收很多。还有一些在马来亚大山脚一带,一批在三甲渔村,也吸收了一批女战士上队。”

笔者打趣地说:“那你们找到老婆要感谢戴维斯。”

刘武笑着说:“讲起来都是好笑。”

笔者说:“其实也是啦,这是长期战争长期打算,不像抗日战争三年八个月。”

刘武的话题藉此深入下去,他说,战争初期打得轰轰烈烈,战士与战土之间,或者是干部之间,还打赌,几多年解放马来亚,三年、五年,不会想到打几十年,更不会想到四十一年。敌人的厉害就是他大赶搬家和粮食控制,对我们来说是至命的。布里格斯计划,赶集中营和断绝我们的粮食,实行饿毙政策,接下来转是大赦政策,叫你们出去投降。我们走下坡路就是这个时候。

英帝的作法如同釜底抽薪,断绝了部队和群众的联系,就等于让鱼离开了水。而人们印象中的“热带森林有常年采摘不尽的山果野菜”,此一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只是人们主观的想象而已。

像回忆录,访谈述说的是故事,可当作历史资料,却不一定是历史记载。两者之间,有个探索和证实的过程。述说的故事,可能漏缺历史,可能述说者无意中忽略了事实,也可能述说者特意隐蔽事实。更重要的是,述者、写者都在有意或无意的包装着故事。述者和写者的立场、动机、社会环境、风气,时机……都在模塑着故事的面目。

任何作者引述访谈报导,都是透过联想,摘录片断,融入作者的作品。作者可能无意间误解原述者的观点,也可能有意另解原述者的意思,目的都是要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想。

读者阅读作者引述的文句,通常是作字面解。有的读者会深入思索,结合作者的背景和其他作品,得出不同的感想。这些感想,可能正确,可能错误。最常见的是,正确的有,错误的也有,混杂成一块。

几个星期来,多谢读者和作者从各个角度,提供许多不同观点,拓广大家的眼界。相信大家都有经验:时间会验证各种事实和论点。因此,这一回的论争也该告个段落。除了澄请各自的观点(本站会摘要附后),不必再评论任何一方了。

关于论争用词:直接指责叛徒和腐败,需要慎重。“杀人要见血”,显然是形容和比喻,读来声势压倒一切。可是,它字面上有教唆催促的意思。挑唆“杀人”不可取,“要见血”很可怕,本站完全不认同这一类言辞。为了“畅所欲言”,争论中出现这种言辞,只得照登。谨向读者表示万分谦意。

〖相关文章〗
1。2017年8月30日叶德民:《读〈豢养 温暖与惆怅〉》
2。2017年9月2日海凡:《一点感想与意见》(包含编者说明)
3。2017年9月2日陈庆阳:《无限上纲·证实·证伪——听 叶德民评海凡》
4。2017年9月4日海凡:《我是谁?——对叶德民文章的回应》
5。2017年9月5日陈庆阳:《小松鼠、苍蝇、战士》
6。2017年9月7日军武:《我所知道的海凡》
7。2017年9月7日芝晴:《似曾相识——读叶德民文章感想》
8。2017年9月8日李国樑:《〈豢养 温暖与惆怅〉的文字竟然如此深奥?》
9。2017年9月10日求实:《剖析海凡的〈我是谁〉》
10。2017年9月13日海凡:“为了求实——回应求实《剖析海凡的〈我是谁〉》”
11。2017年9月13日远帆:《我的一些疑惑》
12。2017年9月14日勇民:《“问心无愧”?》
13。2017年9月17日王瑞荣:《当不当一介平民随君意》
14。2017年9月19日叶德民:《回应 海凡及其同伙》
15。2017年9月19日红梅:《也谈海凡究竟是不是“叛徒”?》

2017-09-28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9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28, 2017
2017年9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28, 2017